2015-11-27
收藏
教学内容:书P80---8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设想:教学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谈话: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与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看,体育老师来到商店买乒乓球,他买了(出示挂图)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可能有:6袋乒乓球一共多少个?
一袋乒乓球要多少钱?
6袋乒乓一共要多少钱?
4、交流,简单的口答,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
5、把题意完整地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想不想自己先试一试,遇到困难了同桌可以讨论
2、汇报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又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图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板书)
可能有A 52=10(元) B 65=30(个) C 26=12(元)
106=60(元)302=60(元)125=60(元)
关于最后一种解法,学生如果说不上理由,教师可做解释,并指出由于每个2元与6袋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道理比较难理解,,以后会再研究,自己不理解,最好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发现?
2)指出:在今后的解题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还可以用另一中方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3)今天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点?(揭题)
4)你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1、书P80第1、2题
1)学生看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果学生一眼看出有多少个笼子,就进一步追问:怎么看出的,能不能用算式表示)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汇报:每种方法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2、书P81第3题
1)看懂题意(问题是指整幢楼共放了多少盆花)
2)独立解答
3)汇报: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4)联系实际:如果我们的这幢教学楼也这样摆放花,那一共要放多少盆呢?
四、布置课作:书P81第5、6、7题
做完后适当讲评、点拨
五、回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想法?
六、家作:观察、寻找生活中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记录下来并解答
高三数学专题——数列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新型题专题训练
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二)数学(理)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数学理
高三教学质量检查数学(一)文科
高三数学试题(理科)
高三数学强化训练卷2与答案
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与答案(文理合卷)
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文
高三数学联合诊断性考试(第一次)(理)
高三数学专题—集合与函数
高三文科解三角形专项训练
高三数学数列小练习
高三数学强化训练卷1与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数学理科测试试题
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5月)数学(文)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数学第一次统测
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试卷数学(理科)最后一卷
第二次调研高三联考数学试卷
高三数学五月模拟(一)(理)
高三数学联合诊断性考试(第二次)(理)
高三数学《直线与园的方程练习》答案详解
高三数学联合诊断性考试(第三次)(理)
高三年级八校联考数学(理)试题
第一学期高三数学调研试卷
高三5月三模考试试卷数学理科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数学理
高三数学期末试卷(文、理)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数学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