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6
收藏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必备的初一上册数学5.2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1700+50x=1800,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⑵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必备的初一上册数学5.2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六课时整理和复习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
第五单元《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二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案
第五课时《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四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一课时 锐角和钝角
“认识分米、毫米”教学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第二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三课时
“统计”教学设计与说明
《认识角》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一)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设计与说明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五课时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一课时
《克与千克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二课时 平移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说明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