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6
收藏
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粗心和马虎,尤其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重,心态不稳定,所以总是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心,在做题或者上课听讲的时候不能够全神贯注,考试时往往也会因为粗心和马虎而做错题,即使平时会做甚至掌握很好的知识也会做错,下面的一些实例就是小学生在平时做题中容易做错的典型。
小红骑车3分钟行6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行了10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解]600÷3×10
=200×10
=2000(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2000米。
[常见错误]
600÷10×3
=60×3
=180(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180米。
[分析]
解答上题先要求出1分钟行的路程,再求出10分钟行的路程。错解中把3分钟行600米,看成了10分钟行600米,因此,第一步求单位量的数值就错了,后面再去乘以3是毫无道理的。防止出错的根本办法是解题时要找准对应的数量。如上例,3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是600米,10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
判断题
(1)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
(2)自然数就是
1、
2、
3、
4、5等等这样的一列数.()
(3)最小的一位数是0.()
(4)3是由3和0组成的.()
[解]
(1)×
(2)×
(3)×
(4)×
[常见错误]
(1)√
(2)√
(3)√
(4)√
<>[分析]
小学教科书里曾说过“自然数和零都是整数”,但这并不是给“整数”下的一个定义,而只是指出自然数和0都属于“整数”的范围.然而,有些人以为这就是整数的定义,并把它倒过来理解,说成“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这样就把整数这一概念的外延缩小了,因为整数不仅包括自然数和0,而且还包括负整数。
小学教科书里说“我们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叫做自然数.”这里自然数只指这一列数中的一个个的数,
1、
2、
3、
4、5等等这样的一列数叫做“自然数列”,“自然数”与“自然数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利用
1、
2、
3、
4、
5、
6、
7、
8、
9、0这十个数字符号,结合数位来记数的,并且规定了一个数最左边的数位(数的最高位)不能为0,即不允许出现02
5
3、00368的形式(编码除外)的数.像02
5
3、00368之类的数码也不能称之为四位数、五位数.否则,对于一个数就无法确定它是几位数,也无法正确记数了.对于一位数来说,它的最高位是个位,依据最高位不应为0的规定,最小的一位数就当然是1,而不是0了。
数的组成是在数数的基础上产生的,3是1和2组成或2和1组成,这里的1是1个计数单位,2是2个计数单位.0虽然也是一个数,但它不是计数单位,也不含计数单位.无论多少个0,都不可能组成一个自然数.也就是任何一个自然数,都不可能由0来组成。
填空题
(1)个级的单位是(),亿级的单位是()。
(2)和一万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解]
(1)个级的单位是
(一),亿级的单位是(亿)。
(2)和一万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9999)和(10001)。
[常见错误]
(1)个级的单位是(个位),亿级的单位是(亿级),或个级的单位是
(个、
十、百、千),亿级的单位是(亿、十亿、百亿、千亿)。
(2)和一万相邻的两个单位分别是(十万位)和(千位)。
[分析]
错解
(1)的前种错误是把计数单位误填成了数位,这主要是对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不清楚造成的.后种错误则把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与每一级的计数单位混淆了.个级的单位应该是“一”,万级的单位是“万”,亿级的单位是“亿”。
错解
(2)是把数与数位混淆了,概念不清是造成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还有可能是由于学生粗心所致,因为题中的一万是用汉字表示的,没有用阿拉伯数字10000表示,因此容易产生错觉,把“一万”误认为是“万位”了,和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就是“十万位”和“千位”。
诸如上面例题中的易错点还有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不能够一味的让孩子做题,这样很容易对数学题失去兴趣,在辅导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寓教于乐,提高孩子的兴趣,掌握的才透彻和充分。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课件2
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案2
导数的运算法则学案1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课件1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导学案2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导学案2
青岛版七年级上《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课件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课件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课件1
直接与间接证明课件5
直接与间接证明课件1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案1
青岛版七年级下11.3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课件ppt
微定积分基本定理学案1
青岛版七年级下11.4函数与图像课件ppt
青岛版七年级下11.1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课件ppt
空间几何体及棱柱、棱锥的结构特征课件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9
数列求和学案1
直接与间接证明课件7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3
青岛版七年级下11.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ppt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6
青岛版七年级下11.1确定平面的位置课件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7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1
直接与间接证明课件4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