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高一数学教...

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教案

2015-11-18 收藏

【摘要】欢迎来到查字典数学网高一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运用条件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二)能力训练:通过探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以及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难点

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是重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难点:启发学生, 把研究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问题, 转化为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题.

注意:对于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在课堂上老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

四、 教学过程

(一)先研究特殊情况下的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上一节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而且知道,可以用倾斜角和斜率来表示直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 并推导出了斜率的坐标计算公式. 现在, 我们来研究能否通过两条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

讨论: 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它们互相平行;(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

(二)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设直线 L1和L2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 我们知道, 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是由两条直线的方向决定的, 而两条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或斜率决定的. 所以我们下面要研究的问题是: 两条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直线, 它们的斜率有什么关系?

首先研究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不重合)的情形.如果L1∥L2(图1-29),那么它们的倾斜角相等:1=2.(借助计算机, 让学生通过度量, 感知1, 2的关系)

tg1=tg2.即 k1=k2.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 即k1=k2,那么tg1=tg2.

由于0180, 0180,1=2.又∵两条直线不重合,L1∥L2.

结论: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 那么一定有L1∥L2; 反之则不一定.

下面我们研究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如果L1L2,这时2,否则两直线平行.

设1(图1-30),甲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方;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下方;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无论哪种情况下都有

1=90+2.

因为L1、L2的斜率分别是k1、k2,即90,所以0.

可以推出 : 1=90+2. L1L2.

结论: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注意: 结论成立的条件. 即如果k1k2 = -1, 那么一定有L1 反之则不一定.

(借助计算机, 让学生通过度量, 感知k1, k2的关系, 并使L1(或L2)转动起来, 但仍保持L1L2, 观察k1, k2的关系, 得到猜想, 再加以验证. 转动时, 可使1为锐角,钝角等).

(三)、例题:例1 已知A(2,3), B(-4,0), P(-3,1), Q(-1,2), 试判断直线BA与PQ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 借助计算机作图, 通过观察猜想:BA∥PQ, 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图略)

解: 直线BA的斜率k1=(3-0)/(2-(-4))=0.5, 直线PQ的斜率k2=(2-1)/(-1-(-3))=0.5,

因为 k1=k2=0.5, 所以 直线BA∥PQ.

例2 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0,0), B(2,-1), C(4,2), D(2,3), 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借助计算机作图, 通过观察猜想: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解同上.

例3 已知A(-6,0), B(3,6), P(0,3), Q(-2,6), 试判断直线AB与PQ的位置关系.

解: 直线AB的斜率k1= (6-0)/(3-(-6))=2/3,直线PQ的斜率k2= (6-3)(-2-0)=-3/2, 因为 k1k2 = -1 所以 ABPQ.

例4 已知A(5,-1), B(1,1), C(2,3), 试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分析: 借助计算机作图, 通过观察猜想: 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其中ABBC, 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图略)

(四)、课堂练习:P94 练习 1. 2.

(五)、课后小结:(1)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真实等价条件;(2)应用条件,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3) 应用直线平行的条件, 判定三点共线.

(六)、布置作业:P94 习题3.1 5. 8.

【总结】2013年查字典数学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教案,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查字典数学网学习愉快!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高中 高一 高一数学 高一数学教案

4.静摩擦力不是定值,有一个范 围,即0~Fm,由物体运动和其他受力情况决定。

四、当堂检测

1、判断题

(1)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自行车刹车闸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 )

(2)在接触面之间加润滑油,可以消除摩擦 ( )

(3)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 用 ( )

(4)物体运动越快,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 )

(5)物体静止时,就一定没有受到摩擦 力 ( )

(6)如果没有摩擦,我们就寸步难行 ( )

2、甲、乙两同学沿同一直线,水平向右拉一木箱,甲用60N的力,乙用40N的力,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木箱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100N,方向向右 B.100N,方向向左

C.20N,方向向右 D.20N,方向向左

3、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B.冬天下雪后,常见民警在汽车上坡的地方洒上一些炉灰,目的是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生活中离不开摩擦,摩擦越大越好

D.工厂工人师傅用的锉刀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锉刀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4、笨重的箱子放在水平地而上,我们推不动它是因为 ( )

A、这物体的惯性很大 B、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C、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6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附答案:1、只有(6)正确,;2、B;3、C;4、C;5、(1)1N;(2)2.5N;(3)5N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大小总正比于接触面上的压力

2、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不变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N

D、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某接触面上有滑动摩擦力,则也一定有弹力

B、弹力的方向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滑动

D、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4、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有三个相同物体叠放在地面上,如图,物体之间及物体和地面之间不光滑。ABC静止。( )

A. C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

B. A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B对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 C和地面间无摩擦力

6、一根质量为m,长为a的均匀木棒,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用F力推动,当其经过如图所示位置时,求f。

7、物体静止,F力作用处光滑,求静摩擦力。当力F变为3F时,再求静摩擦力。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无必然联系,A错C对;摩擦力有两种: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大小正比于压力,D错;滑动摩擦力正比于压力不是重力,B错。

2、【答案】BD

【解析】静摩擦力是指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是相对静止的,并不是指物体是静止的,A错;如果受的是静摩擦力,则可能压力增加但摩擦力不变,比如手握油瓶,握得再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还是mg,B对C错;D正确。

3、【答案】ABC

4、【答案】 AC

【解析】没越多,为了不掉下来,必须增加最大静摩擦力,A对;由受力分析知:竖直方向只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瓶始终静止,说明静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平衡,大于始终等于mg,不变,B错C对D错。

5、【答案】AC

【解析】分别对A进行受力分析有:

6、【答案】mg

【解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

7、【答案】mg

【总结】2013年查字典数学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教案,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查字典数学网学习愉快!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