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6
收藏
1.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质因数:如果某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这个质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任何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
分解质因数的标准表示形式:N=,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数N的质因数,且a1
求约数个数的公式:P=(r1+1)(r2+1)(r3+1)(rn+1)
互质数: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2.约数与倍数
约数和倍数: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
1、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4、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
那么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
那么12和18最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
求最大公约数基本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相同的因数连乘起来。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8的倍数有:18、36、54、72
那么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108
那么12和18最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
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1、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求最小公倍数基本方法: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3.数的整除
一、基本概念和符号:
1、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
二、整除判断方法:
1.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
2.能被4、25整除: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25整除。
3.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125整除。
4.能被3、9整除: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9整除。
5.能被7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
6.能被11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
②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数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③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7.能被13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
新人教B版(选修2-3)1.1《基本计数原理》ppt课件之二
新人教A版(选修4-4)2.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渐开线)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1.3.1《二项式定理》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1-1)3.3.1《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1.2.2《组合》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B版(选修2-2)1.1.3《导数的几何意义》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1.4.2《微积分基本定理》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1-1)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B版(选修2-2)2.1.2《演绎推理》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1.2.1《排列》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A版(选修4-4)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3.2.2《复数的乘法》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1-1)3.3.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B版(选修2-2)3.1.3《复数的几何意义》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B版(选修1-1)3.3.1《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B版(选修2-2)3.2.3《复数的除法》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1.1《基本计数原理》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A版(选修4-4)2.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ppt课件
淄博七中(选修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复习)ppt课件
松岗高中(选修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1.1《基本计数原理》(两个基本原理)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1.2.2《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1.1《基本计数原理》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1-1)3.1.2《瞬时速度与导数》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4)1.1《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伸缩变换》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2.2.1《综合法与分析法》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2)3.2.1《复数的加法和减法》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1-1)《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A版(选修4-4)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双曲线的参数方程)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