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3
收藏
《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列出乘加和乘减的算式,并能分两步口算出结果。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数学思考。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力图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通过图文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乘加乘减的本质意义和算理,启迪学生思维。但是我个人能力有限,也正如应老师说到的,我感觉这节课在算理上太强调了,而解决问题的中心就显得不够突出了。另外,在学生如何理解2+44上,本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个图就能理解的,我没想到学生会不赞成这样的算式,梁老师的一说也给了我不少的启迪,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遗憾的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样的境界,是让我感到望尘莫及,也是我该努力的方向。
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要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自信。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让学生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亲和力,富有童趣,能与学生融合在一起。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积极正确的评价。我的这节课评价显得重复,单调。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挫伤。因此,正如王老师的建议,多看少儿节目,多听少儿广播,增加评价机制,同时也能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地提高,通过图文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理解,放开了让学生想,却显得有些散,课的主次目标也欠考虑周到,今后的教学中该引以为戒。
龙井中学2009年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无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3.1二次根式(第3课时)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练习题
桑枣中学2009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无答案)
江西新余市珠珊中学2009年九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九年级数学数与式专题训练
2009学年初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月考试卷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4.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3.1二次根式(第2课时)练习题
09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北京市朝阳区)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3.1二次根式(第4课时)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1.3平行四边形的判断练习题(2)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试卷1.5中位线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3.1二次根式(第1课时)练习题
初三数学上学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练习题
初三数学上学期相似三角形综合试题(一)
初三上学期数学第一章同步练习题
唐山宋道口中学2010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雕庄中学九年级数学阶段性测试题
2008年九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试卷
200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2009年九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无答案)
初三数学上学期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测试卷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5.1圆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同步测试题
2009学年安徽省初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23章旋转同步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初三数学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