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3
收藏
《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列出乘加和乘减的算式,并能分两步口算出结果。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数学思考。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力图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通过图文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乘加乘减的本质意义和算理,启迪学生思维。但是我个人能力有限,也正如应老师说到的,我感觉这节课在算理上太强调了,而解决问题的中心就显得不够突出了。另外,在学生如何理解2+44上,本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个图就能理解的,我没想到学生会不赞成这样的算式,梁老师的一说也给了我不少的启迪,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遗憾的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样的境界,是让我感到望尘莫及,也是我该努力的方向。
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要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自信。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让学生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亲和力,富有童趣,能与学生融合在一起。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积极正确的评价。我的这节课评价显得重复,单调。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挫伤。因此,正如王老师的建议,多看少儿节目,多听少儿广播,增加评价机制,同时也能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地提高,通过图文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理解,放开了让学生想,却显得有些散,课的主次目标也欠考虑周到,今后的教学中该引以为戒。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选择统计图》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容量和升》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word教案之一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word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word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word教案之一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搭配规律》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用字母表示数》word说课稿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积的变化规律》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word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丽的花边》word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二)》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用计算器探索商不变规律》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平行四边形》word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之一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word教案1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观察物体》word教案之一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word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练习》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观察物体》word教案之二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图形的旋转》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