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1)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2)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4.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逆定理的内容: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说明:(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平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中a,b,c及a2+b2=c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此时的斜边是b.
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1)确定最大边;
(2)算出最大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
(3)比较最大边的平方与别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是直角三角形。
三、勾股数
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四、一个重要结论:
由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所构成的三个正方形满足“两个较小面积和等于较大面积”。
五、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解决圆柱侧面两点间的距离问题、航海问题,折叠问题、梯子下滑问题等,常直接间接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5垂直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1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6整式的加减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小结与思考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1字母表示数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小结与思考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5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5去括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3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展开与折叠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4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3余角、补角、对顶角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2角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5垂直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1全等图形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小结与思考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3代数式的值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6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2图形的运动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合并同类项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1线段、射线、直线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