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0
收藏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
一、教学目标
1.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3.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2.难点: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利用因式分解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2(补充)使学生掌握研究四边形的问题,通常添置辅助线把它转化为研究三角形的问题。本题辅助线作平行线间距离无法求解。创造3、4、5勾股数,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DE就是平行线间距离。
例3(补充)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应用,注意条件的转化及变形。
四、课堂引入
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是黄金搭档,经常综合应用来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
试判断△ABC的形状。
分析:⑴移项,配成三个完全平方;⑵三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都为0;⑶已知a、b、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例2(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D∥BC,AB=4,BC=6,CD=5,AD=3。
决定了泊松一生道路的数学趣题
中考数学考点知识梳理二
数学魔术之托儿也能如此低调
人人喜欢“大玻璃”
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
女孩想干啥,你说了算!
世博会门票有颗“RFID芯”
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彻底证明弱哥德巴赫猜想(一)
数学魔术之7张牌的秘密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六年级奥数:楔而不舍的青蛙
谢谢你,马丁
经典数学趣题——鸡兔同笼
走近量子纠缠——贝尔不等式
公共汽车运营中的问题分析
游戏学数学:骑士和他忠实的狗
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彻底证明弱哥德巴赫猜想(二)
小学数学推理故事:大提琴手之死
佩雷尔曼
谷歌背后的数学
意想不到的老虎
素数并不孤独
小欧拉智改羊圈
数学奇才--刘路的成长史
剪草奶牛
透过手机看世界
余数非数
数的创生(二)赋值完备化
华尔街的数学奇才们忘事了
纳什:无常命运中的美丽心灵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