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收藏
【摘要】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在此小编为您整理了初一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希望能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外角的两个性质,并能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性质解决问题。
2.经历分析,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的综合运用,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树立科学的求知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三角形外角的两个性质。
难点: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
预学----探究----精导----提升
教学过程
一 预学新知
阅读课本P126-P127,并完成预学检测。
引入:本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三角形中角的有关性质。
二 合作探究
1.三角形的外角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提问:三角形的外角和它相邻的内角是什么关系?和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又有什么关系吗?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由学生给出结论。
板书: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例题讲评。
如图,在△ABC中,AE是高,AD是角平分线B=20,C=70,求DAE 的度数。
4.三角形的外角和。
观察课本P127图5-27,量出三角形每个顶点处的一个外角,猜猜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你能证明吗?
教师鼓励学生猜想探索,肯定学生的发现。
引导学生利用内角和性质或者外角性质证明:
法一:按课本方法。
教师明晰: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和等于360.
三 课堂练习
课本P127练习 T1 T2.
四 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三角形外角的两个性质,可以利用它去证明角的相等与不等,以及三角形外角和的性质: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和等于360 。
五 作业
1.课本P128 A组 T1,T2.
2基础训练同步练习。
3.选作拓展提升题。
六 课后反思
新旧教法对比:新教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对于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他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已经理解,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找不到相应的外角与内角,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相应练习。
七年级数学下幂的运算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幂的运算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周练试题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下册阶段性测试卷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5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阶段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周周练三
七年级数学下册周周练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1周每周一练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2月入学考试试题
2015年3月份七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周每周一练试题
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第一次月月清检测数学试题
2015春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验收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幂的运算测试题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复习练习试题
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9.2单项式乘多项式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事件的可能性单元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事件的可能性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第六周每周一练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周练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