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100分98]
[板书:99分99]
[板书:98分99]
[板书:100分100]
[板书:96分98]
[板书:98分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
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练习目标
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本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二、指导练习
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三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四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五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情景图》教学设计及作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2.11~20各数的数数、读数》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第3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案及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及作业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教学设计板书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4课时》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第2课时》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4.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第2课时》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 情景图》教案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3.5、4、3、2加几第2课时》教案及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写法》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8、7、6加几 第2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4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3.5、4、3、2加几 第1课时》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1~5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学案《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4.连加连减》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1.9加几》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板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板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数学乐园》教学设计板书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数学乐园》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第1课时》课后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