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收藏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巩固数学初一训练《有理数的加法》,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______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__; (4)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________. 思路解析:法则有同号、异号、零三种情况分别运算.
答案:(1)符号 相加(2)较大 较小(3)0(4)这个数本身
2.小学里学过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仍然适用.利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1)同号结合法: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以后再_______. (2)凑整结合法:先把某些加数结合凑为_______再相加. (3)相反数结合法:先把互为________的数结合起来. (4)同分母结合法:遇有分数,先把_______结合起来. 思路解析:利用运算法,把数的加法、进行分类运算、简化计算. 答案:(1)相加 (2)整数 (3)相反数 (4)同分母分数
3.计算下列各题: (1)(+3)+(-12)=________; (2)(+20)+(+32)=________; (3)(-3)+(-)=_______; (4)(-)+0=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 (1)(+3)+(-12)=-(12-3)=-9; (2)(+20)+(+32)=+(20+32)=52; (3)(-3 )+(-)=-(3 + )=-4 ; (4)(-)+0=-. 答案:(1)-9 (2)52 (3)-4(4)-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判断题: (1)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 ) (2)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和; ( ) (3)如果两个数的和为负,那么这两个加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 (4)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 ) (5)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比其中任何一个加数都大,那么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 ) 思路解析:(1)异号两数相加,当正数的绝对值较大时,和也是正数.(2)异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数绝对值之差.(4)当两个加数中有一个负数或0时,它们的和必小于或等于另一个加数. 答案:(1) (2) (3) (4) (5)
2. 计算: (1)(-)+(-); (2)(-1.13)+(+1.12); (3)(-2)+2; (4)0+(-4). 思路解析: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要判断是同号两数相加还是异号两数相加; 第二步要判断结果是正号还是负号; 第三步要判断用绝对值的和算还是用绝对值的差算? 答案:(1)-5/9 (2)-0.01 (3)0 (4)-4 3. 计算: (1)(+17)+(-32)+(-16)+(+24)+(-1);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巩固数学初一训练《有理数的加法》,祝您学习愉快!
三步应用题(一)
201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复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013六年级小考模拟试卷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3小升初数学复习试卷
四年级数学全年教案
2013年数学一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笔算加、减法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应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01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珍珠泉》教学设计
加法结合律
五年级期末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减法的运算性质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2013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
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3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其中测试卷
2013年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