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收藏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2014年最新数学基础初一训练《比较线段的长短》,以备借鉴。
1.下列画图的语句正确的是( ). A.画直线AB=10厘米B.画射线AB=10厘米 C.已知A,B,C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D.画线段AB=10厘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①任何线段都能度量它们的长度;②因为线段有长度,所以它们之间能比较大小;③利用圆规,配合刻度尺,可以进行线段的度量,也能比较它们的大小;④两条直线也能进行度量和比较大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M,N两点间的距离是10 cm,有一点P,满足PM+PN=13 cm.那么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点P必在线段MN上 B.点P必在线段MN外 C.点P可能在线段MN上,也可能在线段MN外 D.以上说法均不对
4.如图,要在直线PQ上找一点C,使PC=3CQ,则点C应在( ). A.P,Q之间B.在点P的左边 C.在点Q的右边D.P,Q之间或在点Q的右边
5.在跳绳比赛中,要在两根跳绳中挑出一根较长的绳子参加比赛,选择的方法是( ). A.把两根跳绳的一端对齐,拉直两根跳绳,另一端在外面的跳绳较长 B.把两根跳绳接在一起 C.把两根跳绳重合,观察另一端情况 D.没有办法挑选
6.把一条弯曲的河道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航程,用几何知识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直线l是一条平直的公路,A,B是某公司的两个仓库,位于公路两旁,请在公路上找一点建一货物中转站C,使A,B两个仓库到中转站C的距离之和最小,请找出C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8.如图,D为AB的中点,E为BC的中点,AC=10,EC=3,求AD的长. 能力提升
9.(作图题)如图,已知线段a,b,c(ab),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c-b.
10.(创新应用)在同一个学校上学的小明、小伟、小红三位同学住在A, B,C三个住宅区,如图所示,A,B,C三点共线,且AB=60米,BC=100米,他们打算合租一辆接送车去上学,由于车位紧张,准备在此之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三位同学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你认为停靠点应该设在什么位置? D 2答案:C 点拨:线段有长度,所以能度量,能比较大小,可利用圆规和刻度尺度量,故①②③都是正确的.B 点拨:因为PM+PNMN,所以点P在线段MN外.D
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2014年最新数学基础初一训练《比较线段的长短》,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人教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计划模板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说课材料
青岛版数学一下第九单元《我换牙了 统计》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备课内容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案例分析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课堂实录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 统计》教案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我换牙了----统计》教案
初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可能性》相关资料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一年级下册《我换牙了-统计》课后反思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4时计时法》同步训练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课堂教学实录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案例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材分析
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