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3
收藏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数学基础初一年级训练《角》,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1.下列关于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延长一个角的两边 C.角的两边是射线,所以角不可以度量 D.角的大小与这个角两边的长短无关2.下列各式中不能表示AOB的是( ). A.AOF B.EOFC.COE D.DOB 3.钟表上1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A.90 B.82.5 C.67.5 D.604.如图,AOB是平角,则小于180的角共有( ). A.7个 B.8个C.9个 D.10个5.如图所示,图中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是__________;以A为顶点的角有_____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 6.一天24小时中,时钟的分针和时针共构成__________次平角,__________次周角.7.计算:
(1)用度、分、秒表示42.34
(2)用度表示562512.8.计算:
(1)253125+324837
(2)100-603410.能力提升 9.将图中的角用不同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 1 4 CAD B 10.(拔高题)
(1)1点20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几度?2点15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又是几度?
(2)从1点15分到1点35分,时钟的分针与时针各转过了多大角度? D 2答案:B 点拨: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表示顶点的字母在中间,而另外两点必须是在角的两边上各取一点.B 点拨:钟表上12时15分时,时针转了(与数字12相比较)30=7. 5,分针转了90,所以钟表上1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90-7.5=82.5,选B.C 点拨:图中以OA为始边且小于平角的角有3个,再以OC为始边的角有3个,依次类推,所以图中小于平角的角共有3+3+2+1=9(个).B,C 6个 CAD,CAE,CAB,DAE,DAB,EAB24 24 点拨:分针每小时转动一周与时针形成一次平角,一次周角.解:
(1)先把0.34化成分,600.34=20.4 再把0.4化成秒,600.4=24. 所以42.34=422024.
(2)先把12化为分,12=12=0.2 再把25.2化为度,25.2=25.2=0.42. 所以562512=56.42.解:
(1)253125+324837=577962=58202.
(2)100-603410=995960-603410=392550.解:1还可表示为CAD还可表示为3可表示为D或4可表示为B可用5或ABC表示.解:
(1)∵分针每分钟走1小格,时针每分钟走小格, 1点2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80. 2点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22.5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数学基础初一年级训练《角》,祝您学习愉快!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2016年一年级数学进位加法同步练习题下学期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统计同步检测题
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格式直线的方程
高一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进度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复习(初一年级)
2016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和策略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中考试复习
初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求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课后反思
2016年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讲解
2016学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
高一下册数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计划表
聆听思考践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专题发言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填空模拟试题精选
高一下册数学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学计划表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三位数退位减法
人教版高一数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计划精选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民币的认识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估算课后练习题浙教版
高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高一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米洛斯的维纳斯
人教版高一下册数学直线的方程教学计划模板
必备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数的整除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课后练习题
2016学年初三下学期数学期中复习试题
高一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进度表直线的方程
高一下册数学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学计划模板
一年级下册数学时间课后训练题沪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