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二年级《认识线段》评课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公开课二年级《...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小学数学公...

小学数学公开课二年级《认识线段》评课

2015-11-03 收藏

上周听了二年级王飞老师的公开课:《认识线段》。从课堂上来看,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稳重,教学有条不紊,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体来说,是一节很成功的数学课。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环节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本课教学贯穿了这样一条主线“认线段(通过拉直毛线来认识线段特征)——辨线段(辨别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为什么)——找线段(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是线段)——折线段——画线段——数线段——连线段。 “折线段”中,由扶到放,先跟着老师学折一条线段,再自主折出一条比它长、一条比它短的线段;“画线段”中,由表及里,先通过儿歌学习画线段的方法,再看老师示范画一条线段,最后自己画一条线段;“连线段”中,由浅入深,由连两点之间的线段到连三点之间的线段,再到连四点之间的线段,不仅巩固了对线段的特征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了。总之,整个教学过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二、重视操作实践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线段的认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对此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体育活动入手,让学生观察手中毛线的变化来认识线段,并多次让学生拉一拉,亲自感受。并与放在桌上时的线比较不同的地方。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

在学生初步感知线段的基础上,老师提问: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学生在说一说、摸一摸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线段的特点。

在拓展线段的表象时,老师又让学生折一折,通过折纸折出线段,老师提问: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一些的折痕吗?可以把它看成一条线段吗?再追问:你还能这出比它短一些的折痕吗?放手让学生折一折(多种折法),再让同桌相互比一比,通过活动,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老师让学生这样折,整个操作活动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以及数学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

“画线段”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画一画,让学生亲身经历由一条直观的线到符号线段,反馈学生第一次所画的线段,找出不足之处后,教师再次利用儿歌示范,让学生再动手画一条正确的线段,逐渐地掌握了画线段的技能。学生再次画了一条正确的线段后,展示学生不同的画法,如横着画的,竖着画的,斜着画的,长的,短的……最后还可以同桌互相查一查,画对了吗?让学生体会线段可以不同方向,不同长度,来加深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本节课不足地方:在时间安排上前面有些松,造成后面时间紧张。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完成作业,数学和语文不一样,语文学生时间苍促,学生的字可能写得不是太好。但数学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在课堂上完成,只在课外完成,会养成学生浮躁做题的习惯,做题正确率会有所下降。这节课的前面线段认识学生探索线段特征后,完全可以进入练习。因为学生掌握了线段特征后,对线段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认识简单的线段已不再是难点。这课的难点是后面:任意两点之间画有一条线段,四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应该有六条线段。甚至还可以再扩展让学生连一连:五个点之间有十条线段。因为时间没有安排好,所以后面的练习稍显急躁了。

建议:公开课未完还是应该把时间在教案上合理分配一下,做到心里有底。例如:导入新课大约在2、3分钟,新授例题,自主讨论新知等15分钟左右,而练习、小结等大约15分钟,还要留有充裕的完成课堂作业时间。经常这样训练,课堂上对时间的把握就会好很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