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7
收藏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真实的高效课堂需要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设计有效问题,创造质疑机会,捕捉错误资源,从而促进有效生成和学生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给学生注入精神成长的力量。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入手。有时教师虽全力引导,学生却启而不发。其根源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思维现状出发,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情感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开放、有趣、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在主动而积极的探索中,学生就很容易生成富有智慧性的新的东西。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
师:(教师投影出示一张跳远成绩记录单)同学们,通过这张跳远成绩记录单你们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A、B分别跳了几米。
生2:我知道C跳了3米多。
生3:我知道第一名是B。
师:这里C到底跳了几米几还不知道,你怎么可以判断出B是第一名呢?(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生:因为A、C跳了3米多,而B跳了4米多。
师:这样看来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我们首先看什么?比什么?
生:首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师:那谁是第二名呢?
(师生接着先围绕“假设C是第二名,C跳了几米?”展开讨论,当C跳3.99米时,引出比较3.99米和3.84米的大小……)
上述教学中,教师独具匠心地提供一张不完整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围绕学生熟悉的比赛排名这一现实情境展开教学,在学生面前适当展现源于已知而又发展于已知的“新的东西”,使学生始终置身于跃跃欲试的学习境地,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师生在这样的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共同获得“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也是难免的,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些情况,学生的知识建构就会产生困难,甚至错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临危不乱”,冷静思考,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意外当成一种有用的教学资源,去引领学生探究,促进有效生成,使课堂教学演绎出不曾预约的精彩。
新课标二年数学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习题
新课标二年数下《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同步练习
新课标二年数学下册《万以内的加减法》习题
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年 月 日》练习
冀教版二上《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一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题
冀教版二上《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随堂练习
新课标二年数学下册《克和千克》同步练习
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小学生如何针对奥数竞赛备考?
新课标二年数下《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习题
新课标二下《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练习题
新课标二年数学下册《带小括号运算解决问题》习题
新课标二年数下《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同步练习
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估算》同步练习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新课标二年数下《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同步试题
新课标二年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习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冀教版二上《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步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应用题作业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同步试卷
人教版二年数学下册《整百 整千加减法》练习题
新课标二年数学下册《表内除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期末计算题(在线做)
新课标二年数学下册《克和千克》一课一练
新课标二下《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习题
新课标二下《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
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年 月 日》课后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