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实践活动更有“数学味”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让数学实践活动更有“数...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让数学实践...

让数学实践活动更有“数学味”

2015-10-30 收藏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然而,一些实践活动形式热闹,实则低效;课堂的宝贵时间在忙乱、低效的实践活动中悄悄地溜走,数学实践活动应该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式和发展,应该而且能够体现出“数学味”。

一、 案例

《认识人民币》一课“模拟购物”时间活动设计:

师:这钱可以干什么?

生:买东西。

师:现在请几个小朋友做营业员,我们来做买东西的游戏。“营业员”要带上头饰,使用文明用语,各自站到“柜台”前(事先在教室后面放了一排桌子,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牙膏、方便面、口香糖、铅笔、橡皮等等),其他小朋友做“顾客”,只能买一样东西。现在请小朋友排队。(学生离开座位,排成4列,一个接着一个购物。还没轮到的学生在一起打闹说笑,买完的学生又无所事事,只好说话嬉戏了。)

师: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人民币可以买东西。

师:你有什么意见?

生:王东同学找错钱了,我给他20元,他应该找回15元才对……

一、 反思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要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时间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因此,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应让学生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案例中,那位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此次实践活动的素材,结果却并不理想。试问:这样的实践活动是否具有挑战性?如此利用课堂的宝贵时间值得吗?我们不应该将所说的“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一般的课堂游戏简单地等同起来,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有着一定的数学性和挑战性。

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安排实践活动的:

师:(出示一个铁质文具盒)估计一下大概要多少钱?

生:10元;8元;20元;……

师:(出示标价7元)如果要买的话,可以怎么付钱?

生:给你一张5元纸币和两个1元硬币。

师:正好是7元,不用找了。还可以怎么付钱?

生:给你20元,找我13元。

生:给你10元,找我3元。

师:这3元可以有哪几种给法?

生:还可以是1个2元和1个1元。

生:1个2元和2个5角。

……

很显然,这样的实践活动更富有数学味,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的也不仅仅是买东西要付钱了,而且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分析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在思维能力和解题策略研究方面获得发展。

由此可见,数学实践活动要突出“实践”,体现出“数学味”

应做到:

一、 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立足课堂,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数学知识与方法,必须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所以,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深入其境。

例如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可提供给学生直尺、水、细沙、大小不一的圆锥、圆柱容器等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分组实验、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发现圆锥与圆柱体的关系,得出圆锥体的计算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研究事物规律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充满思考的过程,从而提高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体验学习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尝试,最终建构成新知识的过程,它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的积累和反应。围绕体验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三、突破传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

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