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期初复习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第一单元 期初复习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期初复习

第一单元 期初复习

2015-10-29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l页期初复习第l~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更加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乘、除法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为本册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学期数学课上,我们将要学习许多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复习过去学过的一些内容。这节课,主要复习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和两步计算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学过的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还要进一步掌握好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通过复习,还要掌握好长度、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二、复习计算

1.复习口算。

(1)出示口算题。指名口算,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25X3= 6X40= 45÷3= 80÷40=

250X3= 16X40= 450÷3= 280÷40=

追问:每一组题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完成期初复习第l题。

出示口算卡片,先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口算选择不同的题说说口算的方法,再集体口算一遍。

2.复习笔算。

(1)复习乘法。

让学生练习期初复习第2题里的乘法,指名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先让学生口述怎样算的,再检查验算方法,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验算?注意说明68X50怎样列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提问:根据刚才的计算,谁来说一说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怎样

算?

(2)复习除法。

让学生练习期初复习第2题里的除法,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再检查验算方法,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验算?

让学生口答:

4635÷45的商最高位在( )位;4635÷47的商的最高位在

( )位。为什么商的最高位不一样?

提问:谁能根据上面的计算和口答题,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怎样的?

小结:我们计算乘、除法,一定要按照计算方法来算。计算后还要自觉进行验算,从小培养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3.复习混合运算。

(1)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练习期初复习第4题右边两题,指名两人板演,老师

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小结运算顺序。

三、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换算

1.指名说一说常见的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

(板书: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米 分米 厘米)

提问: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相邻的两个长度

单位呢?(在板书的单位名称上补充进率)

2.做期初复习第5题。(填在课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填写的结果,老师板书。

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在面积、长度单位换算时,要根据题目先想单位间的进

率是多少,再想多少个百或多少个十,算出结果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复习了乘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在计算乘、除法时要按照法则进行计算,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按照运算顺序来演算。

掌握好这些知识,将会帮助我们学好本学期的新知识。

五、课堂作业

期初复习第3题,第4题左边两题以及第6题。

(二)应用题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期初复习第7-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能正确地计算长方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能比较正确地口述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计算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并重点复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更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能用看条件想问题(板书:条件一问题)或者看问题找条件(板书:问题一条件)的方法分析应用题的解题过程,正确地列出综合算式

解答。

二、复习周长和面积

1.提问: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什么叫做面积?

课本的封面是什么形状?

请大家指一指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再摸一摸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期初复习第7题第(1)题。

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你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吗?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做课本第1页第7题的第1小题。(指名两人板演)

谁来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算的?

3.做期初复习第7题第(2)题。

量出正方形的边长。

请大家做课本上第7题第2小题。(指名板演)

谁来说一说,你做这道题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指出: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必须知道它的边长所以这道题要先量出边长,再求面积。

三、复习应用题

1.做期初复习第8题第(1)题。

(1)学生读题。

(2)提问:要求20小时可以采煤多少吨,可以怎样想?

(3)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4)集体订正。

2.做期初复习第8题第(2)题。

(1)学生读要求。

(2)指名两人分别口答改编应用题,教师板书。

(3)学生尝试练习。

(4)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的,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指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有时候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需要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做期初复习第9题第(1)题。

(1) 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看问题找条件的方法,看一看第9题第(1)题要怎样想。(指名按问题口答)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4.做期初复习第9题第(2)题。

(1)请同桌相互说一说,怎样把上题改编成求每本页数的应用题呢?

(2)指名说一说,教师出示。

(3)让学生口答出综合算式。

追问:这两个问题都是先求的什么?为什么都要先求一批纸的页数?这两个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不同?

(评析:上面两道应用题的复习,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分析的思路。第8题先抓住问题,提问"可以怎样想",引导学生用分析思路分析推理,解答之后进'步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分析应用题"的,帮助学生归纳思路,然后小结分析思路的基本推理过程。通过这样的整理、归纳,第9题先让学生自己看题目,按"看问题找条件的方法"分析推理,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掌握思路,并在编题列式后追问学生"为什么都要先求一批纸的页数",以强化根据所求问题找中间问题的方法。)

5;做期初复习第1l题。

(1) 除了像上面这样用看问题找条件的方法来分析应用题,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分析?

(2)让学生读第11题。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道题可以怎样想?(指名学生口答)根据刚才想的过程,可以列出怎样的综合算式?(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这里是用什么方法来分析应用题,找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指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有时候还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根据有联系的条件确定先求什么,再根据求出的中间问题和另一个条件求出题目的结果。

6.做期初复习第12题。

(1)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看条件想问题的方法,想一想怎样解答,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2)你是怎样解答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这道题是用怎样的方法想的?

(评析:这里两道题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综合思路。教学设计首先通过过渡,明确解答应用题还可以用看条件想问题的方法来分析解题过程;接着让学生自己用这种方法分析思考过程,根据条件之间的联系,找出中间问题,再列式解答,并总结、IJ刁纳了这种思路。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按照这种思路解答第12题,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是用怎样的方法想的,以便突出综合思路的思维过程。)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谁来说说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要怎样计算?正方形呢?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有哪两种基本方法?强调看条件想问题和看问题找条件两种思路的基本推理过程。

五、课堂作业

1.完成期初复习第9、12题的计算。

2.期初复习第10、13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