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8
收藏
一、试卷分析
这张试卷的主要特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难度适中,题量轻.试题做到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理解填空的6和9 ).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如五的实践操作)测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放性操作性的题目有所体现.,是一份较好的试卷。
二、数据分析
分数段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人数
0
16
18
10
5
总体来说,成绩不太理想。通过阅卷,我从学生和课堂两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
三、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理解填空失分率很低,主要是经过的时间的计算上失误较大以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填空,判断题、应用题,主要原因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如知识应用的3、如果199()年是闰年,( )里可以填的数是()这个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既考察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也考察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还有概念辨析中的2题,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重合一定是中午12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做题等不该犯的错误。
4、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
如看图解决问题的请你提出两个数学问题,不注意语句的通顺和用词的准确,全班都在这个题上丢分。
四、课堂改进的方向:
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次考试学生的答题也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把握,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问题。以后要尽力让学生多理解算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加强答题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解题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如解决问题中有336名学生乘准乘39人的汽车去参观,8辆车够么?可以借助乘法和除法两种运算进行解答。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本次测试学生的过失性失分相当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练习题:上册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练习题
整理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第三单元
趣味数学故事 斗智故事
趣味数学故事 零先生漫游记
必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锐角和钝角》
2016中考数学轴对称考点辅导: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计算比赛
沪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练习题:《做有余数的除法》
2016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第三单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浅论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016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重要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时综合测试
2016年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试题
2017年中考数学有理数乘除法知识点复习
2017年中考数学正负数知识点复习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册《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
2016中考数学轴对称常考考点:实践和应用
2016中考数学轴对称考点备考:辨析概念
2017年2016中考数学轴对称考点:轴对称图形
信息时代大学数学教育改革
2016中考数学轴对称关键考点:图形的平移定义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试题
精选2016年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练习题:上册
趣味数学故事 “0”和“1”的争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