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数教路》后的一点感想_数学家故事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阅《数教路》后的一点感想
首页>数学杂谈>数学家故事>阅《数教路》后的一点感想

阅《数教路》后的一点感想

2015-10-23 收藏

数日前,收到中文大学黄毅英教授寄来他的一本新作《香港近半世纪漫漫“数教路”:从“新数学”谈起》.我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将全书看完.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教师,不是一名“教育家”,所以对一些教育学的着作,甚为抗拒.但黄教授的新作就有点不同,它不单是一本“教育学”的专着,而且亦是一本描述香港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书.全书没有空泛的教育理论,反而对自第二次大战以来,香港的数学教育发展,作出了一个精彩的回顾.

据我记忆,我首次接触“新数”,已是小学五六年级,即 70 年代中期的事了.其实当时“新数”已渐渐从课程中淡出.到入读大学时,我也曾读过《Why Johnny Can't Add》一书,但由于缺乏对时代背境的了解,所以对该书的内容,亦不甚了了.当我阅读黄教授的新作时,才能较全面地对当年所发生的事情,有进一步的认识.

对于过去的事情,这书有很详细的报道.无论是“新数”的起因,它如何引进香港,当年的实验如何进行,又如何“推展”到大多数的中学,最后,“新数”如何失败,为甚么会失败等问题,该书都有详尽和深入的探讨.不过,当我阅读该书时,在我眼前所出现的画面,却不是当年的情景,而是近年数学课程改革的研讨会和今日我在中一授课时的情形!

看完《数教路》一书,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当年前辈们曾经错走的道路,在今天课程改革的呼声下,我们似乎正依循着相同的轨道前进!在今年实行的数学新课程中,到底有多少教师明白它的背后意义和目标呢?对于新的课文内容,又有多少教师对它们有透澈的了解呢?教育当局所安排的介绍工作,(无论是一日的研讨会,或者是连续三天的往宿工作坊,又甚至乎是从网上发放资料,)到底足够令全港的数学教师掌握有关的要点吗?如果连教师队伍的基础仍未打稳,又如何顺利地推行新课程呢?其实这都是“新数”当年失败的原因呀!

我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坦白说,在过去的几年,有关新课程的研讨会、发布会之类的讲座,我都必定出席.但可惜,每次听完后,我都有点“迷失”的感觉,一大堆的新课文、新教学方法、新教学理念,我总觉得吃不消.在当时,由于未有亲身教过那些课文,我对那些课文的感觉并不深刻,自然不理解在施教时会遇上一些甚么问题.

直到今年(二○○一年)年初,为新课程而编写的教科书出版了,我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新程中,数学史似乎变得比以前的重要了,于是乎所有教科书都相继加入一些历史的数据.不过,当教科书的作者处理这些数据时,就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由于《课程纲要》中提到“欣赏前人在概算如 p 等近似值时所付出的努力”(见《课程纲要》第 18 页),教科书就将所有和圆周率计算的历史,一律称为“概算”.结果,就有教科书说:“数学家鲁道夫概算圆周率至 35 位小数”!

如果我们以绳量度圆周,然后计算出圆周率,这可以称为“概算”.又或者像《圣经》、《周髀算经》中所提及的圆周率,我们都可以当它们是“概算”.但当我们使用了逼近法、割圆术等技巧后,圆周率就不再是“估算”或“概算”出来了!否则,我们所学的微积分,岂不是全部都是“估”出来的吗?有人能够将一个数值“概算”至 35 位小数,大家不觉得很荒谬吗?如果我在地上画一条直线,你可否“概算”出这条线的长度,准确至 35 位小数呢?

我认为,当年编写《课程纲要》的人没有犯错,这句说话是合理的,但演绎这句说话的人(即教科书的作者),就有问题了.说到底,正如当年“新数”的情形一样,教科书始终都是一件商品,出版社不会为一两个字词的意义,而够胆用上另一个和《课程纲要》不同的字眼.万一在审书的过程中,出现甚么争议的话,损失的都是出版商.基于这个原因,即使明白某些字词不合理,也唯有照用可也.但,乱用词语,最终的受害者,又会是谁人呢?

当谈论到“第一次数学危机”时,所有教科书都指,第一次数学危机是由于当年数学家发现开方 2 并非有理数而引发的.但据我了解,这并不是事实!从一些参考数据可知,最先发现的无理值,应该是正五边形内的比值(用今天的术语,就是所谓的“黄金比”).当然,我明白对初中学生来说,这个比值比开方 2 较难理解,但当我们编写这段历史时,我们应该尊重史实,还是“化简”历史呢?

又,上面曾经提到的数学家“鲁道夫”,我相信是指 Ludolph van Ceulon.不过,依照一般中译姓名的习惯,他应该叫“范柯伦”或“柯伦”才对!

以上两个例,又可以反映到,教科书的作者其实在数学史的认识并不够深入,极可能他们都只是看了一本或两本所谓的参考书,见到当中有一些差不多的内容,就搬字过纸,成为他们书中的材料.其实,编写历史的部分,我们应否抱着编写历史科教科书的同样态度和标准去做呢?

更糟的是,当我向那些教科书的编辑反映我的意见时,曾经有编辑对我说,我所指出的问题,在教署审书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出来!这又代表了甚么呢?

正如“新数”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课程的成功,施教的人对该课程应该要有深入的认识.但今天的事实是,编写教科书的人、负责审书的官员,都未能清楚了解当中的内容,那么对于一般中学的教师,他们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无可否认,教署的官员在推行新课程时,非常努力.在过去的三两年间,开过的发布会都不计其数.但这些会议都是很快地介绍一下课程的内容,并没有对每一个细节,作出深入的探讨.我明白,对课文内容作深入研究,是每一个老师的责任,不过,试问又有多少个老师,会有时间慢慢地、深入地去钻研那些新课题呢?

最近当我教到“欧拉公式”(即 V - E + F = 2)时,我忽然发觉,如果在课堂上只介绍这个公式,其实并不能反映出这公式的美妙之处,于是我临时加入一个“挑战题”,叫学生尝试找出一些不符合“欧拉公式”的立体.课后,我暗自庆幸我曾经学习过有关的“拓扑学”问题,否则,这一课又只会是平平淡淡的一课罢了.但,由于多数教科书都没有提到有关的内容,一般的老师又会怎样处理和完成这一课呢?

“新数”讲求开拓学生的思想,但由于师资的问题,结果又变成一些数式和计算的操练.而今天的新数学课程,其实还加入了九大共通能力、五项高阶思维能力、“学会学习”等口号.它的原意是好的,但在现时一般教师的认知下,这些目标又能否达到呢?

回看《数教路》一书,黄教授还在书中引述了一段孔夫子的心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见《论语‧公冶长第五》)来表明,一个成功政策所必备的条件.黄教授说:“我们可以想想现行的教育改革,又是否能够兼容资深老师的教法(安之)、让改革者与实施者互相信任(信之)和容许一些有新想法的老师有尝试的空间(怀之)呢?”(见该书的第 57 页)我觉得,将这几句说话正一语道破过去和现今课程改革在施行时的弊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