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1
收藏
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碰到这样一种状况:明明自己已经很用功了,可是成绩无法提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我用功的方式是不是正确?
第一个问题是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多打草稿多画图。
举个例子,每位同学在解题的时候,都会先读一遍题目,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来解题。但是,不少同学在读了“一遍”题目之后,就急于下手,结果苦思冥想半天,都无法得出答案。这个时候,我通常会建议同学们再读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综合题。因为题目给了很多已知条件,这些已知条件都是用文字跟数学符号来表达的,在我们大脑中很难一下子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时候如果我们再读几遍,把所有已知条件都以自己的方式充分地理解透,然后自己画个图,如果已经有图,就将这些条件标注到图上。由于人的大脑在短时间之内记忆的东西是有限的,如同电脑CPU,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地将大脑的功能用在计算和推理上,而不要让她承担记忆的任务;将这些需要记忆的条件和推理得出的结论都交给草稿纸和图表,大脑自然能够更轻松地去对付题目的问题了。
第二个问题,有的同学在解题的时候自信心不足,不敢下手。
其实很多人在最初接触一些难题的时候都没有思路,包括数学老师在内。但是在如何对待这个思路盲区上,有经验的老师和不自信的同学就截然不同了。很多人在碰到这种问题时,似乎有一种完美主义思想:要一步就找到正确思路,把题目解答出来。
举个例子,用添加辅助线的方式解答几何题,辅助线的方式有很多种加法,这个时候,很多同学会在挑选哪种添加方法上花费很多时间去思考,他们中大多数的心理是怕作图的时候做错了,然后不得不改变思路,由于不愿意花时间去改变原来已经深思熟虑的那条思路,所以干脆力求一次就做对。
其实,一次就做对,是需要很多的练习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够达到的,这种数感和图感的建立不是短期可以建立的。同学们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有了思路,就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然后证明你的思路是正确的;如果无法证明,则另外想思路。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只要重复去实践,自然会形成一种状态:一看题目,就大致知道有几种思路,然后你就会一一去思考证明,一般情况下,总有一种是可以得出你的答案的。
有时候,当你推不开一扇门的时候,不要着急,试着反方向拉一下,或者横向拉一下。
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感受到的两个问题,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期末试卷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二年级数学试题(池州市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卷
2015-2016学年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2015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2016年1月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期末测评卷
2015年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卷
2014-2015学年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题
新人教版数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期末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试题上册复习卷(一)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试题上册期末检测卷
2015-2016学年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年秋学期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201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试题上册测验卷
人教版姜堰市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重点内容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题
2015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题1
2015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卷
2016.1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查试卷
2015--2016年第一学期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题(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检测试卷(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