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收藏
数学
训练五大能力
培养两种意识
解读名师:哈师大附中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张治宇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数学学科与2012年考试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今年数学高考试题的命制将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在能力要求上,着重对考生的五种能力和两种意识进行考查。
五种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中有关三视图的问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从这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三视图问题几乎年年出现,并且难度上也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要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揭示其本质属性;概括是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很多高考试题,特别是考生觉得比较困难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把题目中所给出的文字语言进行抽象概括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所以对考生的思维造成一定困难。
推理论证能力:对于圆锥曲线和导数的压轴大题、证明定点定值或者求取值范围的问题,如果能够提高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可能会猜出结果,从而为证明问题提供准确的方向。
运算求解能力:这里的运算能力不仅指根据公式法则进行正确运算,还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例如,解析几何中如果能利用好韦达定理,强调整体运用的意识,往往能简化运算。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应该学会及时调整。例如,在导数解答题中对代数式合理变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数据处理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统计案例中,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统计概率问题的考查比较注重联系实际,考生要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
两种意识
应用意识:考生应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意识:从2012年高考数学试题来看,试题比较灵活,这种灵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创新,很多题目所考的知识点考生生都很清楚,可是形式上一旦新颖了,考生做题的难度就加大了。考生备考时面对一些新信息问题应好好研究。
另外,考生应仔细阅读考纲,明确哪些公式是需要记忆的,哪些是不要求记忆只要求应用的,例如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就是需要了解的;对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不要求记忆,但要求能够利用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推导;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公式只要求能根据给出的公式进行求解即可。另外,大纲明确提出要了解在圆锥中截取圆锥曲线的相关定理,考生应予以关注。
小学数学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年级下册口算综合练习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下册苏教版试卷
某小学一年级期末口算测试100道
高一数学人教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单元练习题2016
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口算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10以内的加减混合
高一人教版数学第三章函数的应用测试题2016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20以内的连加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线段、射线和直线》
人教版2012年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2016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圆练习题:浙教版
初级挑战一年级口算试题
速算要从一年级抓起!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北师大版2012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2011—2012学年土塘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三测试题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圆》课后训练题
一年级中级口算练习题
精选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课后练习题:第一学期
一年级的口算题难易均有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2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
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应用练习题2016
一年级口算试题强化训练
苏教版2012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家长可以自行测试的一年级口算试题
浙教版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浙教版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