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收藏
“我今年秋季就上高三了,我该如何科学安排暑期最后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有效复习呢?”近日,本报接到一些考生和家长电话咨询此类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数学、英语学科老师,请他们给学生提出一些应对高三学习生活的建议。
数学 注重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老师周金华说,不少学生已开始了高三课程内容的学习,新高三生要利用暑期最后一个月时间,查漏补缺、熟悉考试热点,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
根据往年经验,不少考生在数学科目学习上,只注重解题方法的掌握,不重视思维过程的培养。其实,复习数学,一方面要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全面系统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计算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高考试卷中,基础题占分比较大,高分考生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很重要的一点是基础题几乎不失分,他们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还会注重能力的训练,包括注重解题方法、技巧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暑期最后一个月,考生要学会分类整理,熟悉每个章节的内容、框架,了解其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想想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漏洞,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比如,考生如果对高一、高二时解析几何题没掌握好,就要有针对性地把解析几何的相关题型练一练。
新高三生在复习过程中,回归课本非常重要。往年,有一部分学生会抛开课本、脱离老师进行所谓的“自主式”复习,但由于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很可能徒劳无功,得不偿失。其实,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历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课本中每一个例题、习题的设置都有其目的和作用,许多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因此,考生要注重回归课本复习。
考生在对高一、高二的知识梳理过程中,要对往年高考的热点题进行分析、掌握。比如平面向量与三角、数列与不等式、“三个二次”(即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概率与统计等都是热点。
在暑期或今后的高三复习中,考生一定要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解题要注重过程的缜密性,以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因审题不严、分析不全而失分。
中考数学方法:考前一周该如何复习
中考数学解答题解题:争取“一遍成”遇难题放弃
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
中考高分有招:保持初中数学领先
中考数学指导:中考数学不难 “记”是关键
把中考数学的压轴题变成最有价值的压台戏
平时要重视阅读、理解和表述能力的解题技巧2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八:等价转化法(含例题解析)
初中数学:角平分线的性质(随堂检测+典例分析+拓展提高+感受中考)
2013中考数学辅导:重点复习知识漏洞
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
中考填空题练习题(C组)
中学数学学习:适当多做题养成解题习惯
初三数学复习:激发学习兴趣 看清解题过程
中考压轴题四大突破点 在题目中寻找多解信息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九:观察法(含例题解析)
数学概念掌握法:要抓住概念、原理、定义、公式
提高复习兴趣,克服“高原现象”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要点2
备战中考数学不失分:有分类讨论的意识
中考解题技巧:必要时该“丢卒保车”
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六:构造法(含例题解析)
善于握着方法这把金钥匙,灵活运用知识,发展思维。
初三数学常用公式:做到思维敏捷准确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五:整体法(含例题解析)
能减轻做“压轴题”的心理压力,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题:应按题干要求填空
2013重庆中考:数学复习抓住时间表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一:直接法(含例题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