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收藏
首先是夯实基础。对基础知识灵活掌握的考查是高考数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因此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特别注重利用知识交汇点的命题,以考查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高考之前,不要陷于题海,应回归大纲,回归教材,回归基础,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注意运用时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
其次,是注重对新增内容与大学接轨内容的复习。由于新增内容是当前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内容,而与大学接轨内容则是进入大学后必须具备的知识,因此它们都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把诸如概率与统计、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算法初步与框图的基本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复习与训练。
第三,重点内容要重点复习。高中数学主体内容是支撑整个高中数学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进入大学必须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每年必考且重点考的。像关于函数(含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直线和圆锥曲线、线面关系、数列、概率、导数等,把它们作为复习中的重中之重来处理,要通过对这些专题的复习向其他知识点辐射。
第四,学会独立思考。数学的学习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掌握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刻理解和领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从新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出,理性思考比理解更为重要,只有在思考过程中才能更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复习要多动脑,大胆探索,把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建立在把握问题的实质和灵活处理问题上。复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对数学信息进行比较、联想、分析、抽象、概括、综合和归纳,在平时的复习和测验中,决不放过出现的问题,能自己解决的一定要自己独立解决,养成多角度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五,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分析问题。每一个题目的解决无不渗透着数学思想的内涵,只是有意无意而已。学习中要有意识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要特别对各种题型做题规律、方法不断总结,逐步提高做各种题型的能力。数学思想是解题方法的灵魂,复习中要有意识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逐步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等差数列(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4基本不等式(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2等差数列(二)课件(人教A版必修5)
1.1.1正弦定理(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2等差数列(第1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数列复习课件(人教A版必修5)
1.1.1正弦定理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人教A版必修5)
1.2应用举例(第3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4等比数列(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阶段复习课课件(人教A版必修5)
1.1.2余弦定理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2等差数列(一)课件(人教A版必修5)
第二章数列章末归纳整合课件(人教A版必修5)
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1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第2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课件(人教A版必修5)
数列的通项课件ppt
1.2应用举例(第1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