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例5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七中的其他习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出相应的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题。
在一幅地图上,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引入新课。
上面我们学习的比例尺,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这节课,我们应用学习的比例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说明:如果我们知道了一幅图的比例尺,就可以根据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
出示例5,读题。
提问:题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按照比例尺的关系式,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解答比较好?
指名口称解答过程,老师板书。
2、教学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谁能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的角答。
2、练习七第4题。
让学生先量一量,说出图上距离各是多少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求出实际距离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通过线段比例尺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七第5、6题。
家庭作业:练习七第7、8题。
高二数学不等式应用4
高二数学角的概念的推广和弧度制
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
高二数学不等式应用1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
高二数学反证法1
高二数学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1
高二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3
高二数学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2
高二数学定积分的背景1
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3
高二数学反证法2
高二数学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高二数学不等式应用2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
高二数学不等式应用3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3
高二数学不等式性质2
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5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7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的最值及综合应用
高二数学不等式性质1
高二数学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2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4
高二数学定积分的背景2
高二数学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
高二数学随机抽样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