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计算,完成练习二十第5-9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加学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教具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粉笔盒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二十第5题。
2、引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更加清楚这样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体积的意义。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
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大小相同吗?大小不同就是什么不同?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体积最上?
2、复习体积的计算。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形状的体积?
请同学们在课本第106页用字母表示出这样形体的体积教育处公式,一边写一边看每个图形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关系,再思考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指名学生口答体积计算公式。
提问:这些体积计算公式里,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
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推导出其他体积计算公式的?
(2)归纳柱体体积公式。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明计算体积一般按体积计算公式进行。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6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判断。
指名学生口答,错误的说法要求说明理由。
2、讨论练习二十第7、8题。
提问:第7题里,沙填在沙坑里后成什么形状?
第8题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说明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7-9题。
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2.2.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第四章圆与方程章末整合提升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圆的标准方程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1.2.2函数的表示法(2)课件ppt(人教版高一上)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函数的概念(2)课件(人教版高一上)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章末整合提升训练课件
1.3.1函数的单调性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1.2.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ppt(人教版高一上)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一)课件高中(必修1)
函数的表示法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课件ppt(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
1.2.1函数的概念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对数的运算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集合(1)课件ppt(新人教版A必修1)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2014年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试题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圆的一般方程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
函数的应用(第三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集合(2)课件ppt(新人教版A必修1)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