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计算,完成练习二十第5-9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加学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教具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粉笔盒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二十第5题。
2、引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更加清楚这样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体积的意义。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
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大小相同吗?大小不同就是什么不同?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体积最上?
2、复习体积的计算。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形状的体积?
请同学们在课本第106页用字母表示出这样形体的体积教育处公式,一边写一边看每个图形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关系,再思考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指名学生口答体积计算公式。
提问:这些体积计算公式里,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
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推导出其他体积计算公式的?
(2)归纳柱体体积公式。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明计算体积一般按体积计算公式进行。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6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判断。
指名学生口答,错误的说法要求说明理由。
2、讨论练习二十第7、8题。
提问:第7题里,沙填在沙坑里后成什么形状?
第8题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说明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7-9题。
数学脑筋急转弯:四减一等于五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卖玩具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报纸消息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