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

2015-10-15 收藏

学习内容:课本第11页例5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四第1至4题

课堂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能依据题中的关键句分析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来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说出下列各句话中单位1的量并分析数量关系

1.松树棵数是柏树的78%

2.男生人数占女生的95%

3.跳高运动员人数的80%是跳远运动员人数

4.一等奖人数是参赛总人数的10%,二等奖人数是参赛总人数的15%,三等奖人数是参赛总人数的30%。

组织学生同桌两人之间先互相说说数量关系,然后请几位学生来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和小结。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5

出示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读题,理解题意。

问:读题后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知道吗?

(2)引导学生画图。

问:如果画图,应该先画谁?再画谁?如何画?(学生尝试画图分析)

如果用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教师边讲解边逐步完善线段图)怎样表示36人?

(3)确定解题策略。

提问:你认为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合适?你怎么想到列方程解答的?

(4)寻找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

得出等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教师板书),学生列方程解答。

(5)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6)让学生尝试检验。

交流总结:看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是不是等于36人,并且还要看女生人数除以男生人数是不是等于80%。

回顾解题过程:刚才我们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觉得关键是什么?

组织学生简单交流,明确分析题意及寻找等量关系式的重要性。

三、教学练一练

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两个实际问题,稍后指名学生板演。

2、交流讨论两点:一,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二,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3、比较两题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四、小结

提问: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第4题

要引导学生将此题跟例题相比较,沟通百分数问题和倍数、分数问题的联系。

2.补充练习

(1)妈妈买来一箱苹果,第一周吃了20%,第二周吃了25%,两周共吃了22个。这箱苹果共有多少个?

(2)一根电线,用去7米,还剩8米,其中用去的是电线全长的4/7。这根电线一共长多少米?

(3)五年级中会跳舞的学生占全年级人数的3/5,会下棋的占全年级人数的5/8,两项都会的有18人。全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组织学生解答以上题目,可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题目重点讲评。

六、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练习四第1-4题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

例题5的线段图(略)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

方法一:解:设美术组有男生x人,女生有80%x人。 方法二:36(1+80%)=20人

x+80%x=36 36-20=16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