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1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1

2015-10-13 收藏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

今天讲《体积和体积单位》。总的来说学生上课状态很好,师生配合默契,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用孩子们的话说:这节课很爽。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片断如下:

体积的意义:这些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所占空间大,我们常说它的体积大从做试验到总结定义,水到渠成,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体积。

接下来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

常见的体积单位有三个,我们先来认识其中的一个立方分米。师手拿1立方分米的模型,揭示1立方分米。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有的学生说魔方,有的学生说一块豆腐,还有学生粉笔盒。我右手拿1立方分米的模型,左手拿着一个粉笔盒,当时决觉得粉笔盒小一些,不过过去讲课就这样说过,教材上也这样标着,思维定势,我认为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听课的老师给我指出来粉笔盒和1立方分米比,相差挺大的。听到这个问题我不禁一愣,难道我错了?张志淼老师马上从教室拿过来一个粉笔盒,李老师亲自动手量了量:粉笔盒长7厘米,宽6厘米,高6厘米。大约4个粉笔盒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教材上画的粉笔盒比我们用的粉笔盒要大得多,这一点我怎么没想到呢?数学知识有其严谨性。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教给学生准确的知识,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动手量一量,算一算。

接下来我们又认识了立方厘米和立方米。

师问:我手中的橡皮能用立方分米做单位吗?很自然地引出了较小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教室的空间等用立方厘米做单位,行吗?用立方分米呢?为什么?学生说:那可能会数字很大,感觉麻烦,有更大的体积单位吗?有一个同学高声喊了起来了:怎么没有?那就是立方米呀。1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由于有前边两个体积单位做基础,知识迁移,学生很流利的说出了: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接下来我们体验了多大是1立方米。

多长是1米?1立方米的正方体有多大?

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长度,闭着眼睛想1立方米有多大,同时用手比划着我想让同学们现在就看一看、体验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怎么办?

搭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不就得了?

顿时一石激起层层浪,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了我听到的有这么多

那要很多1米的尺子,上哪里找呀?是呀!12根呢!不用吧,靠墙可以省很多,1、2、3,三根就够了

我打住了他们,老师这里有4根1米的棍子,谁能用其中的3根给大家搭一下?

方小卓上去了,搭了一会儿,怎么搭不成呢?他只是搭成了正方形。

谁来帮帮我们?

教室里的气氛有些紧张。要知道今天有好多老师听课呢。小家伙们想表现好一些。

郭靖上来帮忙了,开始也没搭成,不一会他和方小卓在墙角搭了一个正方体。全班学生舒了一口气,

我让学生猜猜,1立方米最多可以站几个同学?8个,10个,4个我指了一行学生,让学生钻到里面去体验,1个、2个、3个一共进去了六名同学,还绰绰有余我想有助于学生建立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有的听课老师说:上边还有空余的位置,是不是再多一个人呢?我认为没必要,主要是让学生体验1立方米的大小,再说,问题是1立方米最多可以站几个同学?又没说让学生在里面躺着。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关于搭正方体搭不成的时候,我又找了一个同学帮忙搭,结果两个人合作完成了。如果再追问一下:你当时怎么没搭成呢?这样郭靖同学就明白自己为什么搭不成了。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呢?

大彩电的箱子、冰柜、洗衣机等。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1立方米的大小,体现了课堂时效性。我想他们对这节课的印象一定很深,尤其是体验1立方米的过程。

一个优秀教师引导学生每天先把刀磨得更锋利,并且多备用几把刀,自己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寻找柴多的地方去砍柴;而一个普通教师每天带着一把旧刀,到一座山上去砍柴。我正在努力向优秀教师看齐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