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收藏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这堂课,内容和知识点都较少,思维层次较浅,教材上安排的练习题难度不大。用教材上的例题教学,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比较直观形象,学生能浅显易懂的接受。但是我觉得对于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培养帮助不大。我想利用好教材的知识点,挖掘教材知识点的形成,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沟通,在看似简单浅显的知识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所在。
案例:
一、 复习导入
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俩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俩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根据学生交流反馈教师板书:
长度单位: 厘米 10 分米 10 米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1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米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1000?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米
(容积) (毫升) (升)
二、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师:我们学过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根据学生回答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下面板书。(如上)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想一下,相邻俩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会是多少?你有什么依据?或者你是怎样来验证。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导学生反馈:
反馈的情况如下:
1、1000毫升就是1立方厘米,1升就是1立方分米,1000毫升就是1升,那么1000立方厘米就等于1立方分米了。
2、长宽=底面积,面积单位就是100进率的。底面积高就是体积,高是长度单位10进率,所以体积单位我猜想就是10010=1000进率的。
3、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是长度长度,单位是平方,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是1010=100,我想求体积是长度长度长度,单位是立方,那么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是101010=1000。
4、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如果用厘米作单位这个正方体就是边长10厘米,体积就是1000立方厘米了。
第四种验证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教师在学生说的时候用电脑同步演示。这样在学生前面几种猜想的基础上,又直观形象地演示了一遍,给前面几种验证方法来了个充分的证明。
从上面的教学案例,我发现学生猜测体积间的进率并不是像老师想象的那样,按照教材出现的例子而来的。而都是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验证相邻两个体积间的进率。由于学生各自的经验不同,所以他们就从自己的角度,在自己的思维层次上来推测、理解体积间的进率,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不仅让他们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而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这样看似简单的一节进率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也能上得生动有趣。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