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1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P58~59例5、例6,练习九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难点:
正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
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12.8
8
=
10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
8=12.810
=1288
=16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5)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
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正,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
3、教学例6
(1)出示例6: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个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思考后独立解答。
(3)指名板演,全班评讲。
4、做一做:教科书P59做一做1、2题,让学生先判断两个量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P61练习九第3、4题。学生读题后,先说说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再独立进行解答。
2、完成练习九第5、6、7题。
四、总结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小学数学国标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教师怎么上好小学数学的练习课
小学中段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单
六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听课记录
数学学习助学儿歌,很好记哦
速算技巧,很实用的方法!
数学研讨课
小学数学教师随笔《关于我的教育小故事》共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表扬要多于批评》
2013最新小学数学下册三年级家长会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转化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课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批改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教研活动记录经典评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一节数学课得到的反思(教师随笔篇)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至六年级教学疑难解答
小学数学研修随笔感言:小学数学经典教学研修案例集锦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听课记录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及教学实录
小学四年级数教研活动记录样表
小学四年级数教研活动记录精品两范例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时间》听课记录
最新小学教学评估自评报告
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研活动
《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中关于优化的反思》教学随笔篇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之如何循循善诱转化学困生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推荐
小学优秀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听课记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