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2015-10-08 收藏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数一数(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生活中的大数

创设生活中的银行工作人员数钱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出示1张100元人民币,让学生说出面值。如果有10张、100张百元人民币是多少元?

银行工作人员数钱时把100张百元人民币扎成一叠,是多少元?

二、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1、 认识十万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数边拨计数器,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9万时,问:再加1万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2、认识百万,千万,亿

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千万,亿。

一辆轿车卖10万元,那么2辆、3辆、10辆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百万是多少?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 巩固与应用

1、 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巩固对大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十进制数的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2、练一练第3、4题:

这两题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四、 作业:

练一练5、6题。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第5-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 生活中的大数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数据,并按大小进行分类。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二、 较大数的读法

1、 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2、 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三、 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四、比较数的大小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先出几个数让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如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1034 120 1043 9001 318 124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3、 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业:

1、练一练 1、2、3、4

2、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国土面积(第8-9页)

[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 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 探索改写方法

1、 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 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 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 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森林面积(第10-1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的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1、练一练1、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994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 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 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五、 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六、 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