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例4,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连除应用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判断单位1的练习。
(1)黑羊的只数是白羊只数的 。
(2)一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 。
(3)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 。
2. 解答教科书第51页的复习题。
光明小学美术组有3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 。航模组有多少人?
二、新课
1. 教学例4。
(1)指名读题,并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指名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教师:这道题里有几个数量?需要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引导学生出题里有三个数量,需要有三条线段表示。)
教师:先根据哪个条件来画线段,表示哪个组的人数?(根据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 。可以画出表示美术组和生物组人数的线段。)
教师:根据这个条件确定谁为单位1?先画哪个组的人数?(美术组人数为单位1,先画美术组人数。)
教师画一条线段表示美术组的人数后提问:再画哪个组的人数?怎样画?(把表示美术组人数的这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再画一条与其中1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生物组的人数。)
教师:现在该画表示哪个组人数的线段?根据哪个条件来画?怎样画?(启发学生说出把表示生物组人数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画出与这样的4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航模组的人数。)
教师:还有什么已知条件没画出来?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谁能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通过以上一系列提问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教师:想一想,美术组的人数和哪个组的人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说出美术组人数的 是生物组的人数,也就是:美术组的人数 =生物组的人数。)
教师:生物组的人数还和哪个组的人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生物组人数的 是航模组的人数,也就是:生物组的人数 =航模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知道吗?(8人。)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找出这道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美术组人数的 是生物组的人数,而生物组人数的 是航模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等于8。)教师边说边在上面等式上注明。如:
教师: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该设哪个量为x?(设美术组有x人。)
教师让学生列方程解答,做完后教师再问,我们知道了航模组有8人和航模组人数是生物组的 ,能不能求出生物组的人数?(因为生物组人数 =8,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生物组人数=(8 )人。)
教师:我们知道了生物组的人数和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能不能求出美术组的人数?(美术组人数=生物组人数 =(8 ) 。)
教师:8 =?是例4的算术解法,也是为什么我们把例4这样的题目作为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理由。大家求出美术组的人数跟刚才用方程解法求出的得数是否一样。
2. 做教科书第51页做一做的题目。
指名说出线段图的画法,教师在黑板上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指名分析。
三、巩固练习
1. 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2. 做练习十三的第2题。
教师先让学生审题,教师问:这道题前面学习的和做过的题目有什么区别?(前面题目中。两个数量之间都是几分之几的关系,这题中有停车场里有36辆小汽车,是大汽数量的4倍。)教师:大家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后画线段图。教师指名说出线段图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的线段图。
教师让学生列式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由以前学过的两道分数除法应用题复合成的。)
教师:遇到这样的应用题,分析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说出要弄清题里有哪三个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找出题目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确定设哪个量为 ,并列出方程或直接用连除算式解答。)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3题。
北京课改版九上22.1《圆的有关概念》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1.4《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3.4《等式的基本性质》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1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3.6《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水费和出租车计费问题》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1.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2.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3.1《求概率的方法》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1.5《应用举例》(坡度、坡角问题)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1《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相似三角形的应用》ppt课件(二)
京教版七上4.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0.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ppt课件(3)
北京课改版九上20.6《反比例函数》ppt复习课件
京教版七上2.4《有理数的加法》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7《有理数的乘法》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5《有理数的减法》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3《相反数和绝对值》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14《相交线与平行线垂线知识》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3《绝对值》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11《近似数和有效数字》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3.1《字母表示数》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0.6《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2.5《有理数的减法》word学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0.5《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1.3《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2.2《过三点的圆》ppt课件之一
京教版七上4.10《角的度量》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3.2《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11《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