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告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电视广告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

2015-09-23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电视广告每秒多少元,学习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其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电视广告这一计算电视广告费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并能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基础上进行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小数四则运算运算中同样适用,也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自主体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学生接受了许多比较现代的信息,对于电视广告这一情境比较熟悉。本班学生对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较好,具有比较扎实的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思维比较活跃中,但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电视广告的教学情境

1.(多媒体)展示电视广告

师:电视广告对消费者有着很大的引导作用,因此,许多厂家对自己的产品需要投入巨额的电视广告费。比如,某公司在地方电视台黄金档插播一条30秒的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每天播出一次,连播两周共付人民币35.7万元。

2.问题情境

师:看完这个报道有什么感受或者问题?

生1:什么叫黄金档?

生2:我知道,黄金档就是大约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时候。

师:哦,那时候看电视的观众人数比较多,广告效果应该比较好,所以叫做黄金档。

生3:电视广告费好贵啊!

师:确实挺贵的,我现在很想知道一个问题,你们呢?

生4:老师,我也很想知道一个问题,平均一秒钟多少钱?

(二)自主解决问题,体验运算顺序

1.自主解决问题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更能体现出这个广告究竟有多贵。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汇报。

生1:1430=420(秒),35.7420=0.085(万元)。

板书算式。

师:能解释一下吗?

生1:1430=420(秒),每天播出30秒,两周共14天,这样先算出一共播出多少秒,再用37.5万元除以420就是平均一秒的钱。

师:为什么要用37.5除以一共播出的秒数呢?

生2;因为37.5万元是420秒所用的钱。

2.体验运算顺序

师:可以用综合算式表示吗?

生2把综合算式写在黑板上:

37.5(1430)

=35.7420

=0.085(万元)

师:0.085万元是多少钱?

生3:也就是850元,只要把0.085乘10000,也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就可以了。

师: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4:还可以先用37.514=2.55(万元),然后2.5530=0.085(万元)。

板书算式。

生5:我还有一种方法:37.51430

=2 .5530

=0 .085(万元)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法有什么联系吗?

生:其实是一种方法,生5用的是综合算式。

师:看来小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三)运用运算顺序

1.运用运算顺序计算

师:在电视广告费用的计算中我们清楚了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你觉得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在计算的时候,没有括号的时候,要注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只有乘、除法或者是加、减法就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的。

师:我们就来试一试吧。第71页第1题:

5.4(2.74) 9.4〔0.96(5.40.9)〕

全班反馈

2.运用运算顺序解决问题

(1)买牛奶

师:我们需要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许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都是生活中的小主人,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我们先来买牛奶的问题吧。

第71页第2题:小华家四月份每天预订3袋牛奶,按批发价共付85.5元,零售价每袋1.10元,这样每袋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

师:你打算先算什么?

生:应该先算批发价一袋多少元。

独立解答,全班反馈。

(2)买冰棍

第72页第3题

(3)付水、电、煤气费

第72页第2题。

师:能看明白这个表格的意思吗?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1:什么叫千瓦时?

生2:用煤气的时候那个单位是什么?

师:有谁知道吗?

生3:千瓦时是用电的单位,煤气的单位好像叫立方米。

师:是叫立方米,用电的单位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度。

师:谁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表格的意思?

生4:小红家四月份用了水17吨,交了62。9元,五月份用了15吨,需要我们计算五月份要交多少钱;四月份用电96千瓦时,交了42。24元,五月份用了85千瓦时要交多少钱;四月份用煤气25立方米,交43.7元,五月份用了20立方米,要交多少钱。

独立解答,全班反馈。

(四)总结。

五、教学反思

1.在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积累很多课本中没有的数学知识,我们要充分利用,如本节课中的千瓦时、立方米的认识,虽然是一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但由学生来介绍,同学们会感到很亲切。

2.在生活情境中研究数学问题,如让孩子做生活的小主人、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运用小数四则计算解决买牛奶、交水、电、煤气费等,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

3.本节课由于计算量比较大,在时间的安排上比较紧张,如果在教学开始时,注意对运算顺序的总结,在解决问题中侧重四则的应用,就会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思考。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在解决问题中总结运算顺序,因此,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当前已有的对混合运算的认识、展示自己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教师对解决生活中问题时出现的各个细节做了重点处理。

1.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进行引导,如:怎样把0.085万元改写成多少元;

2.注意对生活中一些专用名词的解释,如:使学生明白千瓦时、立方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