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三)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三)

2020-08-07 收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三)

教学目标:

1、在已学的乘、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

2、在交流总结的基础上,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明确0不能作除数及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计算下列各题,并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63+88= 165-45=

2、我们学习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引出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乘、除法的意义。

(1)出示教材P5例2(1)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板书:3+3+3+3=12(枝)或34=12(枝)

结合刚才的算式思考:哪个算式更为简便?想一想乘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