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2015-09-23 收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精打细算》.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校以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庆市直机关一小,是大庆市教育局直属的小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班级硬件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这里的学生生源来自城市,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本班的学生对于除法计算知识掌握比较好,基础知识扎实,这就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个班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相信这些同学能够很顺利学好本节知识。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己经掌握整数的除法计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旧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并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己以学过的知识的思想。来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能力目标: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难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境,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8盒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4盒赠一盒,也就是5盒7.20元。

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们看到两个商店牛奶的品牌一样,很容易会提出:去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这里以情境图出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甲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11.28;乙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7.25。

这两道题都是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你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11.2元化成112角。

1128=14 14角=1.4元。在计算乙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7.2元化成72角,725时有余数,所以再把7.2元化成720分,7205=144,144分=1.44元。甲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整数,只要在列竖式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1.4

8)1 1. 2

8

3 2

3 2

0

生3:但是在计算7.25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7.2看成7.20。

1 .4 4

5 ) 7 .2

5

2 2

2 0

2 0

2 0

0

【设计意图: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参与的能力,问题出现以后,要给学后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教师总结:

通过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小数除以整数,就可以按照整数除法计算,只要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要尝试让学生进行归纳性的总结,虽然学生的语言可能不够严密,但是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概括的能力,同扎实了本节课的双基教学。】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试一试

7.427= 1.25= 13.815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只大象重4吨,一条鲸鱼重145.6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多少倍?

3、拓展能力!

一张课桌的面积是23.4平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增强练习的兴趣。通过多样的分层练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了练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构建新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创设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指导。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 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提出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如,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怎么办,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做学生印象深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