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5
收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器》教案(二)
1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知道各键的名称及功能,会用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渗透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
3、通过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历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在日常生活、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学情分析
计算器接触过,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到的学生都见过计算器。他们见到的计算器多为简易型的算术计算器,可进行加、减、乘、除等简单的四则运算,只有极个别同学见过科学计算器等稍微复杂的计算器。大部分的同学自己使用过计算器,计算或者核对数学计算题,帮父母算账家庭收入、开支等,少部分同学会利用计算器的特殊功能设置闹铃、看时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特点归纳概括数学规律,理解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计算设疑揭示课题
[演示文稿] 你能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386+197=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口算的。 (板书:口算)
生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板书:笔算)
师:结果一样吗?用竖式计算是一种很稳妥的计算方法。
师:要计算出386+197的和,除了可以用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还可以利用什么计算?
生:计算器 (板书:计算器)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1
分式复习课件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课件
展开与折叠课件3
字母能表示什么课件1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5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从数据谈节水课件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6
收集数据的方式课件
单项式课件
绝对值课件1
事件的可能性课件
展开与折叠课件1
有理数混合运算课件1
字母能表示什么课件2
代数式课件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件
有理数的除法课件2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课件
有理数的乘方课件
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课件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绝对值与相反数课件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