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收藏
在意义建构中拓展知识的“生长点”
观看了《表内乘法复习》一视频课,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把数学学习融入到趣味盎然的游戏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活动前明确要求
在让学生设计“四五二十”这一主题游戏前,先明确设计要求,并耐心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项和干扰项,再展开活动。
3.强化乘法的意义
在呈现“四五二十”口诀后,引导学生通过加法、乘法、图形、语言等表征,丰富学生对乘法意义本质的理解,同时也区分了“4个5相加”与“4个5相乘”和“4加5”之间的不同。
4.拓展知识的生长点
通过让学生在算式中寻找“四五二十”,结合“几个几加减几个几”,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渗透乘法分配律。此外,借助古代数学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智慧的结晶,激发民族自豪感。
当然,一堂好课不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会有缺憾,这节课也不例外。例如:课堂控制不是太好,老师多次维持秩序。当小男孩游戏连续失败而受挫时,如果罗老师能及时对他进行鼓励、引导,相信会增加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这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希望自己也向她那样用心思考、用心设计、从多方面建构知识的本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说课稿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2函数的奇偶性导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1.1《集合》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最大(小)值》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课时)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集合的基本运算》(2)导学案
2013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word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二)》word 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2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强化作业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自助餐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2)导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教案2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自助餐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堂强化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