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实物、图形、观察、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2.能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3.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出示: ,
提问:在这个分数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2.填空:
第一份是它的( ),第七份是它的( ),每一份都是它的( ),共有( )个 .
3.出示下图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
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2.教学例7:认识
(l)教师提问:
a、【出示图片例7-1】一份是这个圆的多少? ( )
b、【出示图片例7-2】阴影部分占这个圆的几份?(3份)
c、是几个 ?(3个 )
d、也就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四分之三)
e、四分之三该怎么写呢?
因为还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分母用4表示;因为以前表示有这样的一份,分子写成1,现在有这样的三份,所以分子写成3.
窗体底部
(板书: )
(2)指导读
(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3)练习巩固
①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涂上颜色,并标出 .
②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为什么?
3.学生自学例8.
(l)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5份,
思考:l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同样的2份是它的几份之几?
这样的4份又是它的几份之几?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这样的2份是它的 ,这样的4份是它的 .
(2)指导看书,填空
教师板书:
4.教学例9.
(1)自学例9有关内容,并把空填上(独立完成)
教师提问:
a、通过学习例9,你知道了什么?(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6份,一份是它的 ,5份是5个 ,就是它的六分之五,写作 .)
b、 里面有几个 ?
板书:
5.练习巩固.
选出合适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6.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1)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 、 、 、 这样的数,也都叫分数.那么今天学的分数与前两节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不同点:前两节我们学的是分子是1的分数,今天我们的是分子是几.
(2)那么哪些数可以用分数表示?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呢?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份的1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分数.
2.写出下面各分数.
七分之二 十分之五 十二分之七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4.判断:
(l)4个 是 .( )
(2)分母是比分子是7,这个分数是 .( ).
(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7份,表示其中3份的数是 .( )
(4) 中包含着11个 .( )
(5)一块蛋糕平均切成8块,小红吃了3块,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 ( )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在每个图里的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看图中的涂色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备考技巧:中考物理极易考的十个“不一定”
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命题陷阱
浅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点:绝对值的定义与符号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2018中考数学复习方法“三”剑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浅议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
2018中考数学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
初中数学复习:正确运用反馈原理,调节复习的进程
浅议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知识汇总
2018年中考数学备考:相反数复习指导
初中数学规律型题的研究
数学知识点:实数运算定律
2018中考数学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浅议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备考2018:中考数学命题老师强调的三大重点
怎样提高解数学题的能力
浅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整理
2018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大题的解题技巧
浅议初中数学命题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攻破技巧
2018年中考物理十大重要考点 一定要记牢
2018中考数学知识点: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