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8
收藏
走进扈老师的课堂,感受到孩子们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感受到良好的班风、学风,这证明了扈老师班级工作做得细致入微,她的教学更是用心、高效。
今天上午第三节,扈老师讲公开课,本次公开课的课题是《圆锥的体积》,简短的复习回顾后开始了新知的学习。扈老师没有直奔主题,而是让孩子们凭借已有的经验判断测量圆锥体积的方法,孩子们想到了排水法(把圆锥放入水中,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圆锥的体积)、倒水法(往圆锥倒满水,让后再将水的体积测出来就是圆锥的体积)。扈老师出示几组圆锥、圆柱对比,让孩子们清楚的判断出等底不等高、等底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等高这四种情况,最终选择研究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为后面做实验明确了实验器材。活动前的猜一猜设计的十分合理,先猜后实验验证顺理成章,在孩子们积极猜想的前提下进入了活动探究环节。
孩子们阅读活动要求,在明确活动要求的基础上开始了分组实验。有的小组拿出来的是小米、有的小组是大米、有的是黑米等,所有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分工特别明确,有记录员、有观察员、有操作员,听课的老师也纷纷围观,有的老师甚至参与进去,老师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孩子们的操作过程。孩子们把米从圆锥倒入圆柱,再从圆柱倒入圆锥,反复做实验,可见孩子们对实验的结果十分重视,都希望能将实验做的更精确,每一小组的记录员都是在最后一次实验结束才写下实验结果。实验结束了,该小组展示交流,扈老师挑选几个小组代表发言,有的小组讲的有理有据,并得出圆柱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并且还能反过来说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孩子们的发言十分精彩;有的小组由于纸质圆柱、圆锥漏米粒或是在倒的过程中洒出来导致圆锥往圆柱中倒3次没有将等底等高的圆柱倒满,孩子们分析出没倒满的原因:倒的过程中洒出、米粒之间空隙较大,测出的结果不精确。从孩子们的发言足以看出,孩子们很用心的做实验,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很有效的。扈老师巧妙地让孩子们知道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试验得出的,她让孩子们认识到数学学科是一门十分严谨的科学,不能随意下结论,不能随意说。
巩固练习环节,扈老师采用口头列式的方式巩固了圆锥体积的计算,以及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的互算,大部分孩子在计算圆锥体积时都没有忘记乘1/3,可见只有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对知识掌握才会牢固。
本节数学可给了我许多启发,数学课堂不能是老师的一言堂,应该给孩子们足够动手操作的时间、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思考,同时老师应该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数学知识科学严谨来不得半点虚假,让孩子们拥有正确的数学观、良好的学习态度,相信每个孩子们都能在数学课堂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教学2
六年级数学教案——《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特征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扣》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练习课2
六年期数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六年级数学教案——《合理存款》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以分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
教案《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倒数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整理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单元分析》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
六年级数学教案——《扇形统计图》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二)》
六年级数学教案——《纳税》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连乘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1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圆》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练习课》
六年级数学教案《计算法则整理复习》1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复习(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