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收藏
第五课时容积
学科 数学 六 年级 班级
课题 容积 课型 新授
课时 1 主备人 责任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容积计算问题的过程。
2.掌握计算容积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容积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容积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
重点 掌握计算容积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容积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
难点 容积问题的灵活应用
学习
准备 每人一个水杯、水、把教材上第36页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
学
习
过
程 自 主 实 践 学习要点与学法指导
课前
三分钟
前置小研究 看着这个水杯,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1)这个水杯的体积是多少?
(2)这个水杯的高是多少?
(3)这个水杯的底面直径是多少?
(4)这个水杯的底面周长是多少?
(5)这个水杯能装水多少?
……
师:看着这个水杯,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数学问题。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这个水杯能装多少水”的问题。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水杯所能容纳的水的多少”叫做它的“容积”。
板书:容积。
小组交流 小组探究:
1.水杯的容积和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2.讨论:这个保温杯能装多少毫升水求的是什么?求保温杯的容积需要知道什么?
3.自己计算求这个保温杯的体积(得数保留整数。)
4.说一说,计算容积与计算体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你们知道1毫升水重多少吗?
6.1毫升水重1克。请同学们推算一下,1升水重多少? 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求容积的思路和方法。
相同点:都是用底面积乘高这个公式来解决。不同点:容积计算用从里面测量的数据,体积计算用从外面测量的数据。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也不同。
班级
展示 拿出自己的水杯,量出它的内直径和高,算出这个水杯大约可以装多少水?
生拿出自己带的水杯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测量的方法和计算的结果。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如:(1)用直尺直接测杯子内直径和高。
(2)用直尺测量出杯子和高,外直径和杯子的厚度。
给每个学生自主测量计算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方法讨论,既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经验。
巩固
拓展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讨论:求水杯中有多少水是求水杯的容积吗?再自己计算。 问题讨论既使学生明白现在杯中的水不是水杯的容积,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水杯中水的容量的计算方法。
自主
检测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3题
4.练一练第4题
2.练一练第2题,先读题,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再独立解决问题。
3.练一练第3题,生读题,再说一说与第2题有什么不同,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4.练一练第4题,先提示学生认真读题,再由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容积
体积 从里面测量的数据
容积 从外面测量的数据
教学反思
总评
八年级数学教案:矩形、菱形、正方形
八年级数学教案:等腰梯形的判定
八年级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教案
八年级数学实践与探索
八年级数学教案:轴对称的性质
提公因式法学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一元一次不等式
八年级数学教案:勾股定理应用
八年级数学教案:变化的“鱼”
八年级数学教案:反比例函数
八年级数学教案: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教学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
位置的变化 学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八年级数学下第二章分解因式全章教案
分解因式学案
分式方程(二)学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1)学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尺规作图
八年级数学教案:锐角三角函数
初二数学上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初二数学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图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基本性质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导学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2)学案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导学案
分式回顾与思考学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