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 口算.
(27+73)8 409+401 14(10+2) 106+104
2. 用简便方法计算.(说明根据什么简算的)
25634
3. 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05+580 (1250+125)8
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知道了乘法的又一个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2.教学例6:
(1)出示例6: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示例6 下载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
(3)教师提问: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学生明确:每组中的两个算式都可以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18+7)6=150
186+76=150
(18+7)6=186+76
(5)教师出示:20(15+9)=480
2015+209=480
20(15+9)=2015+209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6)反馈练习:按题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
(__+__)__=__+__
教师提问: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
启发学生回答:首先是等号左边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其次是等号右边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最后是等号左右两边的两个算式相等.
3.教师概括运算定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4.反馈练习:
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
(32+35)4=__4+__4
(62+12)3=____+____
教师:为了简便易记,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根据练习学生从而得出: (a+b)c=ac+bc
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5.教学例7: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示例7 下载
(1)出示例7:10243
启发学生想:能否把算式改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然后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引导学生对比:(100+2)43,102(40+3)这两种算式哪种比较简便?
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一个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线段、角的对称性(2)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一次函数的应用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6.1平均数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一次函数的应用(1)课件柳堡镇中心苏科版八年级上
1.2轴对称的性质(1)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作者:野马)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苏科版八年级上2.1勾股定理(2)课件ppt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复习课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1.6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2.2神秘的数组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苏科版八年级上2.1勾股定理(1)课件ppt
一次函数的应用(2)课件柳堡镇中心初中八年级上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一次函数的复习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作者:孔令忠)
5.2一次函数(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作者:季辉)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一次函数(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一)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梯形中常见辅助线课件
1.2轴对称的性质(2)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平方根(第一课时)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2.1勾股定理(1)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作者:刘茂全)
平均数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课件(最新改)苏科版八年级上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ppt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八年级上
5.3一次函数的图象(1)课件柳堡镇中心苏科版八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