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收藏
第四课时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77页例题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特征,探索给定图形中隐含的规律。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渗透对应、函数等现代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在操作中探索、预测平行四边形个数与拼出图形的周长的关系。
【教具准备】
若干个一样大的平行四边形。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6个一样大小,长边2 cm,短边1 cm的平行四边形,以及与平行四边形高相等的6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硬纸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今天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来玩一玩,摆一摆。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探索规律。
教学例2.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长边为2 cm,短边为1 cm的平行四边形。
老师摆一个平行四边形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也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摆在桌子上。
教师:同学们,你能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吗?(教师将周长填在表格中)
教师:老师再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出一个较大的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现在摆出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呢?还是6吗?(不是6,是10)教师:跟刚才相比,增加了几?(4)
教师:那么再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出的是什么图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呢?(14)
教师:跟刚才比较,又增加了几呢?(还是增加4)
教师:拼出图形的周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有没有关系呢?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赶快动手摆一摆,边摆边观察,然后完成书上的表格。
(学生摆,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填的表格?(学生说,教师完成表格)平行四边形的个数1 2 3 4 5……
拼出图形的周长610141822
教师:同学们,在刚才操作的过程中你都有些什么发现?
教师:照这样计算,你能算出6个平行四边形拼出图形的周长吗?(26)10个呢?20个呢?(这时学生答不上来,感到困惑)
教师: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老师巡视,倾听,指导)
教师:谁最先来代表你们那一组说一说?
小结:1个平行四边形周长是6 dm,每增加1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相应增加4 dm。
如果用字母“n”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个数,那么拼出图形的周长=6+(n-1)×4。
2、尝试理解。
教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算一算,验证一下这些方法到底对不对。
先用2去试一试。
6+4×(2-1)=10
6+4×(3-1)=14
6+4×(4-1)=18
6+4×(5-1)=22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能算出10个,12个平行四边形拼出图形的周长了吗?(能)赶快算一算。
3、发展练习。
如果有6个长边为3 cm,短边为2 cm的小平行四边形,照这种摆法(如下图),拼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2×(3+2)+6×(6-1)=40……
教师:拼出图形的周长=小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个数-1)×每增加1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相应增加数。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都些什么感受?
四、课堂活动
1、练习二十一第5题。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等腰梯形像书上那样动手摆一摆,边摆边观察,然后完成表格。
学生汇报,教师把表格补充完整。
教师:同学们,等腰梯形个数与所拼出的图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自己摆的过程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汇报得出:拼出图形周长=5+3×增加的个数。
教师:你能算出9个等腰梯形拼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课堂活动。
由学生分组摆一摆,议一议之后,再全班交流。
3、练习二十一第1,3题先独立尝试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及其趋势,再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3
高二数学解三角形
高二数学第1学期(文)期中考试分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法复习
高二数学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4
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5
高二数学三棱柱
高二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5
高二数学解三角形不等式
高二数学逻辑联结词1
高二数学杨辉三角2
高二数学杨辉三角1
高二数学简单的逻辑联接词1
高二数学斜二测画法2
苏教版高二数学函数单调性
高二数学二项式系数的性质3
高二数学截面截圆锥生成圆锥曲线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的定义2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2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2
高二数学简单的线性规划1
高二数学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3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求和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1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2
高二数学椭圆的定义1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
高二数学简易逻辑1
高二数学圆与椭圆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