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读出下面各数:234 7093 31 10000 38950 0.7
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个〉、十、百、千)
3.试着读出下面的数:2.78 55.2 0.46 35.9
你是怎样读的?这些小数表示什么?
4.导入: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①教师提问:看整数数位顺序表,你认为小数的数位应在什么位置上?(在整数部分的右侧)中间怎样区分呢?(用小数点隔开)
②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那么,十分之一表示小数部分有几位小数?(有一位小数)所以十分之一就在小数点后的第几位?(第一位)它所占的位置叫做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
③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推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吗?为什么?
(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因为它表示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④教师提问:谁能依次说出小数部分后面几位的数位顺序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千分位千分之一;万分位万分之一;十万分位十万分之一;
百万分位百万分之一)
⑤ 出示下表,提问:为什么后面用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2.学习小数的读法.
教师出例2:读出下面的小数:
6.5 0.04 160.073
教师提问:你能读出下面这些小数吗?
教师总结: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将你读出来的内容用汉字写下来,就可以了.(板书)
分组讨论: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
教师讲解:六点五表示六又十分之五;
零点零四表示百分之四;
一百点零七三表示一百又百分之七十三.
3.学习小数的写法.
出示例3:写出下面小数:
四点三九 零点四零八 三十点零一五
教师提问:写小数时应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点三九写作:4.39
零点四零八写作:0.408
三十点零一五写作:30.015
学生讨论: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
4.39,表示四又百分之三十九;
0.408,表示千分之四百零八;
30.015,表示三十又千分之十五.
三、巩固练习.
1.填空: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说出24.375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两人一组先说一说,然后汇报)
3.读出下面的句子.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4.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
5.判断.
(1)3.73读作:三点七十三. ( )
(2)零点三零七写作:0.307. ( )
(3)五十点二零八写作:5.208. ( )
6.提高题.
(1)有一个数,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小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在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在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五、布置作业.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我国科学荏复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
22.4圆周角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老人教版初三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课件ppt人教B版必修1
等差数列例2
21.1锐角三角函数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0.4二次函数的性质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等差数列概念
c2梯形
20.1二次函数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19.3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2)教案
初二12.2正方形1
指数函数(1)课件ppt人教B版必修1
20.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初二12.2正方形2
老人教版初二梯形中位线课件
22.1圆的有关概念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7.7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老人教版几何)
21.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函数的应用举例例3
老人教版初中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课件
19.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幂函数》课件ppt人教B版必修1
3.2.2对数函数课件ppt人教B版必修1
2014
20.5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三课时
初二12.2菱形
新人教版14.3.1等腰三角形
老人教版初中几何垂径定理课件
初二几何正方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