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收藏
第五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页例4,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发现运算律培养探索、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
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一共需要多少元?”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板书:
(40+20)×14 40×14+20×14
=60×14 =560+280
=840(元) =840(元)
(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 (40+20)×14=40×14+20×14
(3)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
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书: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学生举例)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学生独立写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整理并板书:(a+b)×c=a×c+b×c 或a×c+b×c=(a+b)×c
二、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说明乘法分配律吗?
2、练习五中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律?
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
新学期工作思路 立“军令状” 后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知识点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公因数知识点
经验分享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
概念学习之五年级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案教学设计
教研小论文 数学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六年级数学老师工作随笔 用心跟学困生对话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德育计划
我的新手之路——第一次参加数学教研心得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通分知识点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的应用
小学数学反思教学思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知识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约分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
教学心得 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细节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知识点
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公开课《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
迷途灯塔——二年级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学习:质数与合数知识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知识点
教研文章 提取有效数学信息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