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收藏
第一课时 小数的意义(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47--50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
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
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
1角=()元=()元5角=()元=()元
1cm=()m=()m 23cm=()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例1第1个图)
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
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后面两幅图)
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教学例2。
(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 =()1000m=()m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
(第49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
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
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字书写比赛活动总结
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练习题
2017年高考数学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考点复习
2016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模拟题
201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小升初数学经济利润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考试卷(青岛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考试试卷
2016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自测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三角恒等变换练习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6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原来数学也是可以靠“ 背“的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017年高考数学幂函数考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检测卷
16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试卷
学好数学取决于方法or智力?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题之期中测验题
2017年中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之主观题篇
2017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必备的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练习题(上学期)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练习试题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检测题
2016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应用题练习题及答案(竞赛篇)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期中复习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