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收藏
第三单元 确定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29页例1、第30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八1,2题。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位置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介绍自己的位置。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小伙伴,(课件出示主题图)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
教师:哪位同学能给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
学生可能用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或第几组第几排来介绍自己的位置。
教师:真不错,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位置,但是老师特别注意到有的同学用第几组第几排这种方式介绍位置,其余同学能继续用这种方式来向你的同桌介绍自己的位置吗?
学生用第几组第几排向自己的同桌介绍自己的位置。
2、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同学们已经学过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确定位置。
(教师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了解用“列”、“行”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
教师指着小红问:同学们能用前面你们掌握的方法介绍一下我们的新朋友小红的位置吗?
学生可能介绍:小红在第3组第2排。
教师:你们是怎么找到她的位置的呢?
引导学生回忆原来找位置的方法后回答:我是先数第几组,再数第几排这样找到的。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主题图上先闪烁第3组的前两个小朋友,再闪烁第2排的左边3小朋友,最后闪烁交点——小红。
教师:是这样找小红的位置的吗?
教师:非常好!生活中我们习惯先横后竖的观察,先横着看小红在第3组,竖着看她在第2排,在数学中我们习惯把横着排列的说成“行”,竖着排列的说成“列”。
你能用“列”和“行”说一说小红的位置吗?
引导学生说出:小红在第3列第2行。
教师:再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呢?同学们边说边注意思考一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用“列”和“行”说自己的位置。
教师:不错,从刚才大家说位置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我们在介绍位置时都用到了第几列和第几行。
教师:你的发现真了不起!(指着板书的第3列第2行)表示一位同学的位置通常用两个数,第1个数表示这个同学在第几列,第2个数表示这个同学在第几行。
2、探究在方格中用“点”来表示位置。
(1)从主题图中抽象出方格及小红的位置。
教师:想看魔术吗?老师用魔术把主题图变一变。
(在主题图课件中小朋友位置上闪现方格,然后隐去图中的小朋友,只留下小红“点”的位置和方格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小朋友们的位置变成了方格,并且方格中横着的数表示列数,竖着的数表示行数。
教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小红的位置在方格中用第3列第2行的交点来表示。
教师:你是怎样找到这个点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在方格中先找到第3列,再找到第2行,然后用它们的交点(课件闪烁这个点)表示小红的位置。
教师:真棒!小红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这个点可以用数对(3,2)来表示。
(教师在小红所在点的下面板书(3,2))能说说(3,2)表示什么意思吗?
引导学生回答:前一个数3表示第3列,后一个数2表示第2行。
教师:能说说从(3,2)这个点知道些什么吗?
(2)教学用“点”表示小娟、小强的位置。
(课件返回到主题图)
教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介绍一下小娟和小强的位置吗?
教师:试一试在图中用“点”表示小娟和小强的位置。
指导学生在自己的方格中标出小娟和小强的位置,然后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课件上闪烁小娟和小强两个“点”的位置。
教师:你为什么要用这个点(指小娟“点”)来表示小娟的位置呢?
教师:你为什么又要用这个点(指小强“点”)表示小强的位置呢?
学生回答后,请学生试着用数对描述自己或班上同学的位置,并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上用数对标出自己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合作完成第30页课堂活动第1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1题、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这节课学到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研究。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解简易方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随堂检测题:第一学期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练习题:第一学期
2016年秋季三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检测题:《解决问题》
2016年秋季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9以内的加法》
2017高二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高中数学指数与指数函数函数知识点(高二必修)
必备的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应用问题》
2016中考数学一模基础考点复习:菱形考点
女生高二数学学习注意事项2017
高分数学解题方法: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练习题:上册
高二数学命题难点解析2017
浙教版一年级数学《9以内的减法》练习题:上学期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比的意义和性质》
高中数学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高二必修)
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解决问题》试题
2016中考数学一模常考考点梳理:正方形考点
六年级数学听课反思 充分挖掘习题“潜能”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高二数学解题策略:“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课后训练题:四年级上学期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步练习题: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第一学期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练习题:第一学期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