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法则.
2.运用法则和运算定律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结合上题的订正进行提问)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1(变复习题第2题为例1).
教师明确:复习题2题是以克为单位的数(板书:克数),现在把每小队来集中草药的克数改为千克数,求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就变成了今天所要学习的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4)小组讨论:求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例1与复习题中的2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3.735+4.075(板书)
(6) 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7)列竖式: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教师板书:
(8)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左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数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右式是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板书: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9)学生试算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10)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 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1)反馈练习:列出0.604+0.825 7.58+26.08的竖式和教材第111页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教学例2: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求什么的?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思考:例2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启发学先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来集中草药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启发学生说明小数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不是相同?
教师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板书:减)
列出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教师提问: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咱们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组合数字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看棒球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