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0.1 数与代数》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0.1 数与代数》教案教学设计

2020-02-17 收藏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第104、第105页的第1~6题及第105、第106页的第11~16题及第107、第108页的第23~27题。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3.通过复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能力。

1.系统掌握“数与代数”部分的知识,全面复习整理。

2.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老师谈话: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这本书的新内容已经学完了 ,同学们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对这本书进行复习,复习分为四部分的内容: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图形与几何、统计和整理。今天我们来复习“数与代数”这部分的内容。(板书:数与代数)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老师:在本册书中,关于“数与代数”部分,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学生: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小数的初步认识五个单元的内容。

老师:好的,下面我们针对这五个单元逐一展开复习。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老师: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呢?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甲: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如在估算25×78这道算式中,可以把78看作80进行估算,也就是78≈80,25×80=2000。

学生乙: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要和那一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学生丙:我们还学习了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做题时要先找问题和信息的桥梁,找到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下教材上第104页的第1、第2题及第105页的第5、第6题,看看同学们是不是完全掌握了这些学习内容。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老师: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学们能说一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甲:解决问题时,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已知条件想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学生乙:用线段图法分析数量关系时,首先要分析题意,处理数量关系,并寻求已知量与所求问题的关系,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老师:很好,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几个实际的问题。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7、第108页的第23~27题)

3.复习混合运算。

老师:本册书我们还学习了混合运算,对于混合运算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尝试整理一下,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学生甲:在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的算式中,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两级运算的,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乙:在含小括号的算式中,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学生丙:如果一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同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老师:这样看来我们学会的知识还挺多,那么你能用我们学的这些知识完成教材上第104页的第3、第4题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做题有困难的同学)

4.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老师:下面同学们想一想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这一单元时,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甲:我知道了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学生乙:写分数时,把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分数线的下面,把这一份或几份写在分数线的上面。

学生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用这个数除以所分成的份数,求出一份是多少,再用一份乘取出来的份数,就是这个数的几分之几。

老师:说得很棒!在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知识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做题的时候能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点呢?

学生:想!

老师:好,那我们就来做几道练习题来检验一下这些知识同学们是不是都掌握了。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及第106页的第12、第15题)

5.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

老师:周末的时候老师去超市买了一个单价是4元8角的笔记本,老师付出了10元,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售货员应该找回老师多少元呢?

学生甲:用10元-4元8角=5元2角,应找回5元2角。

学生乙:还可以用小数加、减法来解答,4元8角=4.8元,10-4.8=5.2 ,老师应被找回5.2元。

老师: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这说明大家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加减法已经很熟悉了,通过这个例子你还能想到哪些我们学过的跟小数有关的内容呢?

学生甲:想到了在对小数进行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首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哪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如果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数,小数点后面哪个数大,那个小数就大,反之则小。

学生乙:我想到了在对小数进行加减法计算时,我们首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再在和或差的相应位置点上小数点。

老师:总结得很好,下面我们趁热打铁,带着这些知识做一下教材上第106页的第13、第14、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解决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应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简便的解决方法】

老师:“数与代数”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只有学好了这重要的一项才是真正地学习数学,今后要不断努力争取更好啊!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1.直接写出得数。

56÷7=   800÷8=   15×40=   339÷3=

16×20=   720÷3=   72÷9=   11×90=

2. 判断题。(正确的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