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经验分享 不同的学生在...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经验分享 ...

经验分享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2020-01-01 收藏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数学严谨的术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推理,学习起来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不让数学课堂枯燥无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等丰富的数学知识,但由于年龄小,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课堂上我重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设计有数学价值的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2.利用学具激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数学课堂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外部操作获得感性认识作为理解的基础,实行内外互促,促使学生外显动作与内隐思维有机结合,顺应学生的特性。尤其是小学生,普遍具有爱动、爱玩的天性。借用学具为学生创设学习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而且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课堂让学生摆弄学具,自然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教师走近学生,欣赏学生的创造,分享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 故事激趣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数学故事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如:教学数数时,就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在森林里,住着一只非常勤劳的小兔,它种了一大片的果树。果树经过小兔的精心施肥、除草、除虫茁壮地成长。秋天到了,红彤彤、黄灿灿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有多少个果实呢?我们一起数数吧。”奇妙的数学知识通过学生喜欢的熟悉的情境以故事情节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4.游戏激趣

小学生的无意注意意识往往占优势,有意注意意识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新奇的刺激能有效地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游戏深受儿童喜爱,教师不妨把游戏带入数学课堂,寓数学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愉悦中学。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愉悦学生身心,调节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还剩下多少》(认识减法),教师可以设计成“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教师演老鹰,学生演小鸡。原来有5只小鸡,被老鹰抓走了2只,还剩多少只?被抓走了3只、4只、1只、5只呢?让学生亲身经历游戏活动,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运用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感悟数学的魅力。

5. 表演激趣

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数学课堂表演对知识的诠释形象生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尤其是自控力差的小学生,枯燥的课堂,枯燥的知识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教师不妨将讲解知识变成表演知识,结合教材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数学知识。如《位置与顺序》的前后、上下、左右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表演,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丰富学生对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在亲历表演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 竞赛激趣

“好胜心强”是小学生主要的心理特征,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竞赛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并在学习活动中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计算题的教学,对后续的学习影响较大,在平时的训练中较枯燥,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可以通过开展开小火车、抢答、谁先做好就到黑板板书、谁先做好就先批改、四人小组评比、百分制现场评价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这样,在蕴涵丰富的数学韵味的竞赛中,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比赛中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技巧,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提高了计算能力。

趣味横生的数学课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让数学知识披上情感的外衣,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