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6
收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4)》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教学内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加减法的验算。
3.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加强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
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因此,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机械记忆,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法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
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讲解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5年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2016年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2015年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分析2016年小学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016数学
2015——201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数学工作计划
2016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小学数学第九册的教学工作计划
2015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5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解析2016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解析2016年小学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工作计划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乐园参考答案
2016年六年级寒假总动员数学答案
详解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016数学(供参考)
2015-201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6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精编2016年小学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2016学年下学期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5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备课组计划
2015年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教学进度表
2015-2016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