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4
收藏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探索,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明确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学会用列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明确二者的区别。
4.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规范书写、仔细审题、认真计算和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1.对比、辨析,提高学生的比较和辨析能力。
分数除法是分数计算的一部分。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学生往往会受旧知识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将相近、相似、易混和易错的内容组织到一起,进行对比练习,以便区别。在比较中鉴别,可以
就不同了。组织对比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师同样也要注意安排对比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它们内在联系的认识,明确它们的异同。在解题思路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楚以谁为标准,把谁看作单位“1”。学生应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从而提高分析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做准备。
2.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合理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抄写数据、认真审题、认真书写、认真演算和及时检查、验算的习惯,减少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理解比的意义。
在比的意义的教学中要注意四个问题:①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的意义。②分别用比和分数两种形式表示两个同类量的关系,并通过比较找出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③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的两种情况,但不要求学生区分什么情况下是两个同类量的比,什么情况下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④讨论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4.扩大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分四步组织学生活动。第一步,出示几组关于比的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三个相等的比,并用等式表示出来。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并让他们说一说根据这几组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规律,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想比可能有什么性质。第三步,组织学生先通过举例验证猜想,再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比的基本性质。第四步,比较等式中的三个比,通过交流明确“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的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告诉学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5.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教学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时,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还要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弄清题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交流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教材提供的两种思路。教师不但要说清楚自己是怎样想的,还要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想,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两种思路的联系。其中第二种思路突出了比和分数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解题思路。
1 分数除以整数 1课时
2 一个数除以分数 2课时
3 分数除法应用题 1课时
4 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1课时
5 比的意义 1课时
6 比的基本性质 2课时
7 按比分配问题 2课时
8 整理与练习 1课时
树叶中的比 1课时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课件(浙教版七上)
整式的加减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1.2有理数课件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课件(浙教版七上)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课件(浙教版七上)
7.1几何图形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七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课件2
1.3数轴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6章数据与图表复习课课件
1.1从自然数到分数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7.4角与角的度量课件
2007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7.6余角和补角课件
4.5合并同类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5.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浙教版七上)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4.3代数式的值课件3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件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课件1(浙教版七上)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经济问题)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7.1几何图形课件ppt
浙教版七年级上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2
浙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上7.8平行线课件4
浙教版七年级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一)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二章有理数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上代数式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7.7相交线(2)课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课件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